店主以水洗代替干洗
近日,本報記者臥底長春市富錦路一家洗衣店做小工時發現,該家洗衣店不僅沒有經營執照,技術手段也存在嚴重問題,雖有干洗項目,但干洗機一年多來從沒有使用過,承諾干洗的衣物全部用水洗替代,再用熨燙以假亂真,欺騙顧客,而洗衣店用這樣的方法,每天的利潤可在300元上下。
在對長春市洗衣行業進一步采訪中,記者發現,規范經營的洗衣店其實成本不低,代洗衣物更是一種技術含量很高的服務行業,需要規范管理。
“中方洗衣店”位于長春市富錦路19號,老板劉女士和丈夫打理這間70平方米左右的店。3月18日10時許,記者來到洗衣店里應聘洗衣工,再三請求下,老板才答應試用幾天看看。
洗衣店里到處掛著衣服,門口還橫著一個吧臺。18日當天,記者沒有看到后面工作間的具體情況,但一進門就能感覺到一股潮氣,店里的每面墻都發霉,長出綠斑來。
這家洗衣店分干洗和水洗兩種,一般收費從3元起,毛皮的衣服100元起價。
揭秘
洗衣店里投衣服和我們家里有什么不一樣?
老板:“洗衣機用來泡衣服,桶里水投第一次,盆里水投第二次,衣服都投兩遍。每次投完都得甩干,這樣就能去掉多余的泡泡,但是甩出來的水不能扔,用小盆接著,從哪個桶里來的再倒回哪個桶里去,這樣可以省水。”
3月19日8時許,記者正式進入店里工作,從店門口的吧臺旁進去,是一間只有十幾平方米的工作間。
塑料布里面的墻上全是霉斑
這間房除門口一側能照進陽光外,沒有其他窗戶,天花板上橫豎拉了很多鋼絲,鋼絲上掛著各種衣服,所以工作間顯得很黑。工作間一側放著一臺側開門的干洗機,干洗機門口堆放著半米多高的臟衣服,擋住了干洗機的大半個門。
靠工作臺一側的墻上,貼著一塊塑料布,塑料布里面的墻上全是霉斑。工作臺上放著各種瓶瓶罐罐,上面都掛著厚厚的污垢。
“都是洗衣服用的。”劉女士指了指旁邊的一個飲料瓶子,里面是淡黃色的黏稠液體,“我們都用這種洗衣液洗衣服。”
記者問:“這都是從哪買的。”
“打電話就有人給送來。”劉女士回答,“我們用的都是貴料,一公斤5塊多,別人家用的都不到一塊錢。”
“能用多長時間?”記者問。
“大概兩天。”
工作臺上還放著一把刷子、一個小盆,盆里面是這種洗衣液兌的水。“我們所有的衣服都是在這洗的。”說著,劉女士拿起一件濕衣服,鋪平,拿著刷子從左到右橫著開始刷衣服, “所有的衣服都得刷,要不不干凈。”
水完全變成黑色還不讓倒掉
劉女士將記者帶到旁邊的廁所里,給記者布置第一天的工作,“今天你先投衣服。”
這間廁所由兩個不到一平方米的小屋組成,外屋放一臺單缸洗衣機,“這是甩干用的,大,甩得多。”
里屋放著一臺雙缸洗衣機、一個大桶和一個塑料澡盆,澡盆下就是坐便。“洗衣機用來泡衣服,桶里水投第一次,盆里水投第二次,衣服都投兩遍。每次投完都得甩干,這樣就能去掉多余的泡泡,但是甩出來的水不能扔,用小盆接著,從哪個桶里來的再倒回哪個桶里去,這樣可以省水。”
一個上午,桶里和洗澡盆里的水完全變成黑色,上面還漂浮著肥皂泡,記者剛要倒掉換新水,被劉女士發現了,“先別倒,等把這幾件黑衣服投完再換水。”劉女士說著又拿了幾件黑衣服扔給記者。
揭秘
“不可水洗”的白色羽絨服
遭遇了什么命運?
店主向記者演示處理此類衣物的詳細方法
3月20日8時許,記者早早來到洗衣店。
“今天教你怎么刷衣服。”劉女士從雙缸洗衣機里撈出幾件白色衣服放在工作臺上,“白色的好洗,哪埋汰容易看出來,就從這件開始,挨排刷。”說著就拿著刷子示范起來,從上到下用刷子刷過。“兜口、領子和袖口要認真刷,現在客人都挑剔,專看這種小地方。”說著就將刷子遞給記者,自己站在旁邊看。“你這太慢了,得把胳膊掄起來,要加快速度。”
記者將一件白色羽絨服平放在工作臺上,翻看衣服的洗滌說明,上面清晰地寫著“不可水洗”。記者忙問:“這衣服能水洗嗎?”
劉女士說:“羽絨服就得水洗。用刷子刷,都是這么洗的。”記者刷洗衣服的時候,她又將地上堆放的臟衣服按顏色分成幾堆,然后說:“按顏色分開,一個顏色的放在一起,拿到洗衣機里泡上,從顏色淺的開始泡,泡完淺色的,撈出來再泡顏色深的,不能給客人的衣服染上顏色。”說完就到前面去招呼客人了。
羊毛衫:用刷子輕輕地帶過
3月20日10時許,記者從洗衣機里撈出一件男士羊毛衫,馬上就問劉女士:“這個怎么刷啊,不得起毛?”
劉女士拿起刷子給記者示范,“不能用力,輕輕地帶過就行了,這樣是不會起毛的。”
在洗衣服的過程中,記者發現,很多放在一起洗的同色系衣服,都不是屬于同一個人的,這些衣服有男士衣物也有女士衣物,只要屬于同色系的,就會被放在一起洗。
3月20日12時許,劉女士的丈夫從附近賓館取貨回來,每天他們都要為賓館清洗幾套甚至十幾套床上用品。
13時許,劉女士的丈夫又一次出去取貨,這次取的是附近飯店的臺布。劉女士笑著說:“這是店里的固定收入,每天都有一大包,而且像這樣的被罩、臺布都特別好洗,只要用洗衣機掄一掄,都不用投,直接甩干就行。”
桑蠶絲裙子:水洗,收干洗的錢
記者在這家店里工作了幾天,但是從來沒有見過店主使用過干洗機,干洗機上堆放了很多東西,并且明顯落了很厚的一層灰塵。
3月22日9時許,一位年輕的女士來到店里,拿出幾件衣服,其中一件是名牌的桑蠶絲裙子,“這個你能給我洗好嗎?干洗,是桑蠶絲的,挺貴的。”
劉女士說:“放心,能洗。一定給你好好洗。”
這位女士走后,記者看看旁邊的干洗機,“干洗機能用嗎?”
劉女士說:“不知道能不能用,是個新的,我接手一年多了,從來沒用過。這干洗機就是放在這招攬客人的,現在有的人只有看見有干洗機才在這洗。”
記者問:“那這件裙子怎么辦啊?”
劉女士說:“水洗,沒事,洗完熨好了就看不出來了,收干洗的錢,現在都這樣。”隨后就將裙子扔在地上。
記者觀察,幾天下來,來洗衣服的人還真不少,大多是附近的住戶和附近學校的學生,大多是年輕人。有很多人都跟店主很熟,看樣子都是?,把衣服放下就走,有的還在店里辦了會員卡。在這些衣服中,有很多都是“洗滌說明”中要求干洗的衣物,但這些衣物在店里都是被水洗的。“我們這生意好,都忙不過來了。”劉女士抿著嘴笑著說。
揭秘
應該干洗的衣服,水洗以后怎么讓人看不出來?
老板:“都是熨啊,細點熨就看不出來了。”
3月22日10時許,記者見劉女士正在熨燙衣服,就走過去跟她學習,“姐,這應該干洗的衣服,水洗以后怎么讓人看不出來。”
劉女士一邊熨西服一邊說:“都是熨啊,細點熨就看不出來了,時間長了你就會了。”
羊毛的縮水了,用熨斗熨開
“那要是羊毛的縮水了怎么辦?”記者問。“那就把它用熨斗熨開。”劉女士說。
這家洗衣店在前幾天接到一件紅色獺兔毛的外套,就掛在店里,毛色很好。據劉女士說,當時說好洗這件衣服100元。
“前幾天收了一件獺兔毛的衣服,那個怎么處理?”記者問。“等晾干了,就用鋼刷把毛打起來,但是一定要注意力度,因為獺兔毛的衣服都是一塊一塊毛皮拼接的,要是用力過猛就會把皮子刮開。”劉女士說。
較難處理的,也可以包出去
“那要是貂皮的呢?”記者問。
“要是貂皮我洗一回最少也要200元,自己洗不了就包給別人,有專門洗貂皮的,也就100多。這樣的活最好干。”劉女士越說越精神,“要是皮子打油,簡單的就自己做,要是有一些皮子比較難處理,也可以包出去,才25,打個電話就能來,很方便,掙得還多。”
利潤
沒有營業執照沒有環保證 每日利潤在300元上下
在工作了幾天后,記者向老板劉女士透露想要自己兌店,老板一聽說,馬上來了精神,“我們現在也想把店兌出去。”
記者忙問:“咱們店有營業執照嗎?”劉女士回答:“沒有,以前有過,但是過期了。”記者又問:“那有環保證嗎?”劉女士說:“沒有,現在都辦不下來了,現在這邊洗衣店都沒有。”
洗衣店的月租金是2200元,投衣服的水被循環使用,衣服都是從淺色的開始洗,這樣投完淺色衣服的水可以再投深色衣服,投衣服的水會通過甩干,收集起來,繼續投深色衣服,直到水變黑,還要再投一遍黑色衣物后才會被倒掉,這樣做大大節約了水費。洗衣液也是以每公斤5.6元的價格批發,平均一天用不到一斤,再加上電費,每天成本費用大概在100元左右,一天的收入在400元左右,去掉成本,利潤在300元上下。
榜樣
張大爺的洗衣店 “真正干洗!”
“真正干洗!”張中召60歲了,洗衣店開了15年,這4個字是他引以為豪的,紅色的剪紙貼在門面玻璃上,洗衣店規模不是很大,但這4個字十分搶眼。
“不是內行的人,可能不懂這幾個字的意思,但是,咱自己明白,這做的是良心!”張大爺說,這幾個字讓他心里踏實,“無論干哪行,都要守規矩。”這是他的人生哲學。
干洗機轟轟地工作著。“啥是真正干洗?”張大爺認為這是一門學問,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用專門的干洗劑將衣物的油垢或污漬萃取出來,羊毛、羊絨、皮草這些衣物必須要干洗,否則會退色、變形、脫水。干洗之后的衣物要烘干,不能直接熨燙,讓干洗劑的油脂充分揮發,不會存留在衣物里。”
十幾年,張大爺換了3臺干洗機,以舊換新,投入了6萬多元錢。干洗機工作流程相對復雜,蒸餾箱、水分離器、揮手冷凝器、烘干器等等,“干洗劑使用了一段時間就要蒸餾處理,保證用干凈的干洗劑給顧客洗衣服。”
這些程序張大爺沒省去過,盡管每次處理過程要兩天的時間,“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成本是高了很多,但是有更多的顧客承認你的認真,這就是值得的。”
從業十幾年,張大爺將洗衣行業的種種不規范看在眼里。“有些洗衣店的干洗劑從來不蒸餾,因為處理一次既要停工,還要耗費電量,而且不管什么衣服都用干洗,那是不行的。”張大爺說。
有的洗衣店使用干洗機盡量多洗衣服,干洗劑也不處理,“循環使用的干洗劑本身就是臟的,洗完的衣服怎么能干凈?”
據了解,干洗劑一般分四氯乙烯洗劑和石油洗劑兩種,每公斤的價格在16元左右,遠高于以噸計算的水價。“我用的干洗劑都是英國進口的,成本更高,300公斤5000多元,最多可以使用6個月。干洗機工作一次最多洗10件衣服,每次工作要一個小時,水洗最多半個小時,成本不過水費和電費,這樣計算下來,干洗的成本是水洗的4倍到5倍。”
記者了解到,目前,長春市場上,干洗和水洗的價格相差不多,一些大規模、信譽度高的洗衣店甚至不區分干洗和水洗的價格,像張大爺這樣經營洗衣店,每月的利潤在3000元左右,“沒有干洗技術的洗衣店用水洗冒充干洗,利潤就太大嘍!”
“不僅是干洗,水洗一樣有說道。”張大爺介紹,“現在的很多衣服不能簡單熨燙,需要用蒸汽處理,購置一套蒸汽設備要5000多元,用電量也比普通的電熨斗大,很多洗衣店是不會這樣去做的。”
規定
水洗、單燙冒充干洗最高罰款可達3萬
據了解,目前,長春市洗衣店有上千家,行業規模較大。而關于洗染行業的規定也有成型的模本。2007年5月31日,國家商務部、工商總局、環?偩致摵现贫恕断慈緲I管理辦法》,明確禁止洗染企業以水洗、單燙冒充干洗等欺詐行為,最高罰款可達3萬元。
吉林省也曾出臺《洗染行業經營管理規范》和“消費糾紛解決辦法”,對開業條件、服務管理、賠償原則等作出相關規范。
長春市消協:洗衣行業投訴居高
據了解,2008年,長春市消協共接到洗衣行業消費投訴112件,2009年共接到投訴128件,位居服務類行業投訴案件的第三位。
長春市消協副秘書長鐘萍介紹說,洗衣行業的投訴案件中水洗冒充干洗的最多,處理起來相對比較困難,“雖然有關于糾紛處理的規定,但賠償價格都以洗衣費為基數,采取幾倍到10倍、20倍的賠償,對于顧客來說很難接受。”鐘萍認為,造成行業糾紛過多的根源問題恐怕在于對技術要求等行業管理不夠規范。
省洗染行業協會:號召持證上崗
吉林省洗染行業協會會長宋子奎表示,吉林省洗染行業協會并沒有執法的權力,對于行業的日常監管只能配合其他監管部門。對于這個行業的準入,還沒有具體的要求。“現在協會也在號召持證上崗,但無法強行要求。”宋子奎說。(記者 文直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