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邵澤慧 通訊員劉通)從去年開始,京城市民對菜價的感覺是越來越貴。北京新發地市場提供的數據可以看到:2010年6月30日本市蔬菜平均價格為2.06元/公斤,比2009年同期1.67元/公斤高出23.35%;比2008年同期1.30元/公斤高出58.46%;比2007年同期1.25元/公斤高出64.8%。有分析人士表示,近兩年,我國的極端天氣現象頻出,對菜價的沖擊接連不斷,導致了蔬菜價格連年上漲。但新發地市場發布的最新調研顯示,許多非自然因素也是影響菜價不斷上揚的原因。
一地上漲處處跟漲
近兩年,我國災害性天氣在各地交替出現,新發地市場的調研分析指出,災區的菜價在災后因為其他地區蔬菜補給會很快回落,但同時導致其他產地的菜價上漲。
比如2009年的2月到4月,南方經歷了長時間、大范圍陰雨天氣,影響了蔬菜生長,大量北方蔬菜南運,拉動北京市場蔬菜價格一度走高。今年6月,南方多暴雨成災,北京市場的鮮嫩蔬菜從6月末開始就要靠河北北部的張家口、承德地區及內蒙古、遼寧供應。當北京的菜商到產地收菜時發現,南方的客商已在那里安營扎寨開始收菜了。因此也造成今年6月下旬北京市場的部分蔬菜價格“翹尾”。
反季節蔬菜抬高身價
現在的北京市場,各種蔬菜都能實現常年供應,但價格肯定要比原產地高。對北京市場來說,冬季除了冬儲的大白菜、洋蔥、土豆、蘿卜和大蔥外,其他都屬于反季節蔬菜。比如菠菜、香菜的價格季節性變化就非常明顯,菠菜上市高峰期時,只賣0.2元至0.4元/公斤,反季節時則可以賣到4至6元/公斤,價差十多倍;香菜的身價也是既有0.6元/公斤的時候,也有16元/公斤的天價。
糧價上漲拉動菜價上漲
近兩年,國家連續調高稻谷、小麥的最低收購價,這勢必會推動菜價的上漲。特別是種糧可以享受“政府津貼”,還有最低價的保護,相對來說風險要小很多。種菜則不同,大部分沒有補貼,而且豐產了,還會出現“賣菜難”。菜農認為,種菜的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收入應比種糧的高才符合經濟規律,如果種菜收益讓菜農不滿意,他們寧可讓土地放荒,或是改種糧油,也不種菜了。
勞動力短缺致成本增加
勞動力短缺也是菜價上漲的因素之一。一般在城市打工一年結余大概能有六七千元,但是在老家種菜年收入不到5000元。目前,農村勞動力短缺的情況很嚴重,菜農收獲時因為自家人手不夠,只得找幫工。一般他們都會找“386199部隊”,這不是駐軍,而是3·8婦女節、6·1兒童節、9·9重陽節受益人群的組合體。即使這樣的“部隊成員”,他們的幫工費也達到了每人每天50元。
結構性短缺和無計劃種植
2009年10月末,我國北方的白菜獲得豐收。河北、遼寧、山東的白菜都出現了“賣菜難”。遼寧的白菜最低跌到0.08元/公斤,河北加工后的凈白菜僅賣0.16元/公斤。但是,11月上旬的兩場降雪,白菜的供應馬上由過剩轉為短缺,到年末時,河北的未加工的毛白菜地頭價達到1.6元/公斤以上。這種現象背后的深層次原因是種植的無計劃性。由于夏季時白菜價格高,秋季的白菜種得就多,由于種得多,白菜就不值錢,由于不值錢,大雪襲來時就不值得搶收,最后就是大量白菜被凍在地里,因此造成整個冬季的白菜供應緊張。 J049
相關新聞
連漲四周終回落
菜價環比跌一成
本報訊(通訊員師清才 董軍)水屯市場對蔬菜價格的監測結果顯示,本周蔬菜平均價格為1.69元/公斤,環比下跌12.89%。這是本市菜價連續四周上漲后首次出現回落。
與上周相比,上漲幅度較大的三種蔬菜為:紫甘藍、白蘿卜、香蔥,價格為每公斤1.94元、0.7元、3.11元;下跌幅度較大的三種蔬菜為:小白菜、油菜、云架豆,價格為每公斤1.25元、1.95元、1.97元。
養殖戶“惜售”
肉價持續上漲
本報訊(通訊員張毅 王黎明)記者從城北回龍觀交易中心獲悉,最近本市豬肉價格出現了持續較快上漲。
據介紹,多因素影響豬肉價格上漲。首先是早期的豬肉價格低迷,養殖戶消極養豬,導致生豬量大幅度減少,加上養殖成本升高和近期天氣影響致使出欄數量進一步減少。另外很多養豬戶對于豬肉價格上漲的時機期盼很久,舍不得賣出,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肉價的上漲。J049
“南蛋北運”受阻
雞蛋價格漲一成
本報訊(通訊員張毅 王黎明)記者昨日從城北回龍觀交易中心獲悉,雞蛋價格持續上漲,已漲至7.3元/公斤,環比上漲13%。據回龍觀信息科的信息員介紹,近段時期南方部分地區災害,“南蛋北運”受阻,北方雞蛋供應量相對減少,導致雞蛋價格上漲。此外由于天氣炎熱、高溫,蛋雞產蛋量下降。預計蛋價短時間內不會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