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報道武漢的三名女嬰疑因食用圣元奶粉患上“外源性食物引起的性早熟”,昨日又碰上了關于奶源的質疑。
在圣元品牌的產品宣傳中,圣元均稱用的是進口奶源。圣元公開資料顯示:“自三聚氰胺事件以來,我們重構了自己的供應層,改用進口奶粉生產優博、優聰和荷蘭乳牛3品牌,這3個品牌構成了2009財年配方奶粉產品的約90%,目前我們使用的是來自新西蘭的奶源。”
作為圣元奶粉原料的提供商,昨日新西蘭恒天然公司在其官網公開發布聲明,稱恒天然并非是圣元惟一的奶源提供商,圣元的一些奶粉原料還來自當地供應商和歐洲的某些出口商。
新西蘭供應商聲明
奶粉原料還來自當地和歐洲
8月10日,圣元國際集團客服熱線的工作人員曾告訴本報記者,圣元產品的奶源全部來自新西蘭,并且新西蘭是嚴禁奶源含有激素成分的,因此圣元產品的奶源絕對安全。但據法新社8月11日消息,新西蘭乳業巨頭恒天然公司8月11日在其官網聲明,恒天然確系圣元的奶粉原料供應商,但并非惟一供應商。“我們獲悉,圣元的一些奶粉原料來自當地供應商和歐洲的某些出口商。”至此,關于“圣元產品奶源全系新西蘭供應商提供”的說法再受質疑。
圣元回應
目前未接到相關投訴
圣元方面目前對消費者是什么態度?記者昨日下午與圣元國際集團公關部取得聯系。負責接待媒體的張迎玖回電對本報記者稱,現在公司還沒有接到任何有關圣元奶粉致女嬰性早熟方面的投訴,“我們現在沒有這類消費者的準確信息。我們如果接到任何投訴,都要看有沒有這樣的消費者打來電話,如果有,我們會上門拜訪,對其進行探望。但現在我們所看到的都是關于網上各媒體的女嬰性早熟事件報道,并沒有消費者給我們打過這樣的電話。”
之前用過歐盟奶源
為什么圣元的客服人員10日給記者的解答是“奶源全部來自新西蘭”?張迎玖表示:“目前,圣元產品用的全都是新西蘭奶源,之前用過歐盟奶源,具體你們看產品包裝,上面都有寫。”記者表示,既然圣元用過歐盟奶源,現在就不能以“全部采用新西蘭奶源”來回應各方的質疑。張迎玖表示“我們想說的我已經說完了”,隨后匆忙掛掉了電話。
另據《每日經濟新聞》昨日報道,張迎玖8月10日在給記者發來的短信中堅稱,國內奶源生產的是和圣元品牌無關的產品,圣元品牌的奶粉都是純進口的。
記者發稿前在圣元官網上看到,昨日更新的兩條動態信息中,有一條是圣元發布的“信譽的保證,質量的堅守”的視頻信息。在其關于圣元產品的視頻介紹中,可以聽到“目前,圣元公司生產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全部采用歐洲進口奶源”的介紹。記者再次撥打張迎玖的電話,長時間處于無人接聽狀態。截至發稿時,記者仍未接到回電。
本報記者 張偉偉
■新聞延伸
律師觀點
或侵害消費者知情權
在圣元官方網站中,圣元優博的宣傳語是“歐盟奶源 安全品質”。企業聲稱,圣元優博精選來自歐盟純凈牧場的優質奶源。
記者調查發現,雖然圣元優博1段嬰兒配方奶粉(900克)和圣元優聰系列(900克)桶裝奶粉的外包裝上標明“乳品原料全部來自歐盟”,但在外包裝的底部卻有一行不起眼的提示:特殊情況下使用歐盟外的乳品原料,企業將不做特殊說明,但僅限于美國、新西蘭和澳大利亞三國。
乳品專家王丁棉此前曾提出,新西蘭養殖奶牛在繁育配種階段會注射激素,美國也是如此,只有歐盟采取放養模式,不允許使用激素。
“很多消費者購買的就是歐盟品質,如果不是歐盟的奶源,為什么不特別聲明?至于所謂‘特殊聲明’,這是企業自己規定的,隨便怎么說都行。”北京市集佳律師事務所律師張亞洲律師接受采訪時表示,商家在銷售商品時,必須提供真實的產品信息,根據《消費權益保護法》、《合同法》等法規,圣元這種行為侵害了消費者知情權,在一定程度上已涉嫌欺詐。
網友懷疑
圣元奶粉自導自演冒充專家
圣元“奶源門”愈演愈烈,昨日,山東新聞網新聞熱線(0531~81997110)接到網友爆料,稱“圣元奶粉自導自演讓員工自己冒充專家”,想要引導輿論導向,證明其奶粉的安全性。
隨后,記者網上搜索,發現果然在一些網站已經有這篇名為《專家呼吁科學對待奶粉與性早熟》的文章,但是并沒有找到網友所爆料的那句非常“勁爆”的話語。
記者從網友提供的截屏上看到,在文章中,有一段括號里注明了一句話“請穆總再增加點可署名的專家觀點,也請黃總加些可署名的文獻內容,證明奶粉的安全”,正是這句話,引起網友的質疑,認為圣元奶粉自己冒充專家觀點,證明其奶粉的安全性。
隨后,記者多次試圖搜索在論壇里爆料的帖子,但是均是頁面提示“文章不存在,稍后將返回首頁”。
綜合《每日經濟新聞》、《南方都市報》等
■透視事件
國內奶粉再受重創
洋奶粉將“乘虛而入”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周思然認為,雖然嬰兒出現性早熟特征的原因并未查明,但此事的報道對剛剛復蘇的國內乳品行業又是一次重大打擊,受損最大的恐怕將是農戶。
“從‘大頭娃娃’事件到‘三聚氰胺’事件,奶粉的安全性已讓消費者心生恐懼。不管此次事件真相如何,消費者對奶粉行業的信心又將跌回谷底,國內奶粉企業的業績不容樂觀。更嚴重的是,這將影響國內乳品行業未來的發展。”周思然表示。
乳業專家魏榮認為,國內奶粉企業的劣勢,必會給洋奶粉帶來成長的空間。
在國內奶粉市場上,外資品牌已占據中高端奶粉市場70%以上的份額,各種奶粉安全事故更加削弱了國內奶粉企業在中高端奶粉市場中的話語權。
據《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