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北京8月15日電
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垂體性腺學組組長伍學焱教授15日稱,通過對湖北報道的三例“性早熟”嬰兒病史、臨床表現、化驗檢查以及影像學的檢查結果反復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屬于正常的“微小青春期”范圍。
伍學焱在衛生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指出:判斷的根據是她們的骨齡和生長速度沒有明顯超前;乳房發育程度也在第二期,在生理范圍之內;也未發現外源性雌激素造成的乳暈色素沉著。他建議對這三例嬰兒進行觀察,看是否會有進一步發展。
他解釋說,胎兒在母體中的雌激素水平是非常高的,出生后嬰兒體內就會建立下丘腦—垂體—性腺軸系,調節體內內分泌。出生時這一軸系不穩定,體內激素就會升高,就會出現與青春期發育相似的性激素明顯升高情況,被稱為“微小青春期”。
他說,女孩兩歲之前軸系不穩定,可間斷性地分泌雌激素,水平可以達到50pg/毫升,相當于正常成年女性的雌激素的低限值。而對雌激素較敏感的女孩,就會出現比較明顯的乳房發育。微小青春期男性是在半歲之前,女性大部分在一歲之前,有極少部分到兩歲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