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記者 龔菲
南京小龍蝦致病疑云仍待解,早報記者昨日獲悉,衛生部派出的專家已結束在南京的首次調查。
■ 南京市正聯合工商、農業、衛生等多部門對“橫紋肌溶解癥”發病原因開展一系列調查工作,調查結果會在第一時間公布。
■ 盱眙縣已對小龍蝦養殖、加工、銷售等過程進行了全面檢查,尚未發現使用“洗蝦粉”和違法、濫用添加劑行為。
備受關注的南京小龍蝦致病疑云仍待解,早報記者昨日從江蘇省衛生廳獲悉,衛生部派出的專家已結束在南京的首次調查,其間專家組對南京小龍蝦進行了樣本采集,目前已將樣本送往國家疾控中心化驗,但結果尚未出爐。
此外,南京市食安辦科員羅小姐表示,該市正在聯合工商、農業、衛生等多部門對此次“橫紋肌溶解癥”的發病原因開展一系列調查工作,調查結果會在第一時間公布。
而對于南京市場使用“洗蝦粉”的說法,江蘇盱眙龍蝦協會秘書長趙建民昨天告訴早報記者,近日當地舉辦了龍蝦開放日活動,向監管部門及部分媒體就盱眙整個小龍蝦產業鏈進行展示,同時,對重點小龍蝦營業餐飲店開展了“洗蝦粉”專項檢查,尚未發現使用“洗蝦粉”和違法、濫用添加劑行為。
據介紹,目前盱眙境內有20萬畝小龍蝦養殖基地,年產量為6萬噸。自南京曝出小龍蝦致病疑云后,盱眙縣對小龍蝦養殖、加工、銷售等全部過程進行了全面檢查,對企業的原輔材料庫、原輔料進貨臺賬、生產現場及庫房、企業生產記錄和生產過程進行了全面檢驗。
趙建民表示,盱眙境內有普通農戶、小龍蝦合作社、重點企業及大規模養殖小龍蝦基地200多戶,早在2009年6月,南京媒體爆出了《南京農貿市場發現“洗蝦粉”》的消息,讓盱眙縣隨即就聯合工商、質監、衛生等部門進行了半個月的專項檢查,確認盱眙小龍蝦會員店從未使用過類似“洗蝦粉”的有毒清洗劑。“此后,我們基本上一周兩次抑或不定期地對所有的小龍蝦經銷商、批發商做抽檢工作,并未發現有人使用‘洗蝦粉’。”
趙建民表示,因為盱眙小龍蝦的質量近年來都得到了保證,盡管“橫紋肌溶解癥”對小龍蝦批發市場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盱眙小龍蝦目前仍供不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