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雍君 湖南報道
食品安全近年來從來不缺少話題,這次倒霉的主角是金浩茶油。
茶油,為世界四大主要食用植物油之一。因其風味佳、油質好、營養價值高而深受市場歡迎,被譽為“東方橄欖油”、“軟黃金”等。據權威統計,全球茶油產量的95%以上來自中國,而我國茶油產量的50%來自湖南。
金浩茶油,這家從“中國油茶之鄉”湖南祁陽縣發展起來的企業,有著諸多榮譽。據其公司網站介紹,湖南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種植、生產、銷售茶籽系列高檔食用植物油于一體的現代化民營企業,先后被評為全國經濟林產業化龍頭企業、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湖南省食品工業千億產業突出貢獻企業。
該公司主打產品金浩茶油系列高檔食用植物油,先后獲得了“中國馳名商標”、“綠色食品”、“有機食品”、“放心糧油”、“全國油茶籽油知名品牌”等榮譽稱號,據稱其茶油產銷量穩居全國第一,“金浩茶油”已成為同行業中的知名品牌。
這家以“貴得有理由”作為廣告語的自信企業,這次可能再也不自信了。
“致癌門”成真
絆倒金浩茶油的,是一種叫做苯并芘的物質。
苯并芘是一種常見高活性間接致癌物,它不具直接致癌性,經細胞微粒體中的混合功能氧化酶激活才具有致癌性。《食用植物油衛生標準》明確規定,食用油苯并芘含量的最高上限為10微克/千克。
8月20日下午,本報記者在網上看到金浩茶油含致癌物超標6倍的消息后,立即致電湖南省質監局食品安全處,接電話的官員聽到記者關于金浩茶油致癌物超標消息是否屬實的詢問后語氣變得不大自然,她在向辦公室的另外人士請示后表示,這個消息她不太清楚,遂掛斷了電話。
記者于是立即趕到了位于長沙市芙蓉路的湖南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得知記者的采訪意圖后,該公司一位奉姓副總表示,金浩茶油質量沒有問題,在正常銷售,網上關于金浩茶油含致癌物質超標6倍的消息不實,懷疑是“競爭對手的有意陷害”。記者追問,既然是不實謠傳,為何未見金浩公司出面辟謠?該負責人表示他們正在緊急開會,會在當天有一個對外的說明。
記者轉赴湖南省質監局,但辦公樓7樓的食品安全處三個辦公室均房門緊閉,相鄰辦公室的人士表示食安處的同事估計都出差了。
與此同時,記者聯系了沃爾瑪的人士,他表示沒有收到要將金浩茶油下架的指示,金浩茶油在正常銷售。
記者于當日18時前后再次致電金浩茶油奉姓副總,問他所說的當天會對外說明的記者會什么時候召開。他表示他們會以網站公告的形式辟謠,要記者留意其網站公告。
當天晚上,金浩茶油在網站上掛出對消費者的聲明中稱,“被查出致癌物超標6倍”是謠傳,稱“我公司鄭重承諾,旗下主打產品‘金浩茶油’系列高檔食用植物油質量安全可靠”,并且正在主動與監管部門溝通,適時發布權威信息。
第二天,金浩公司在其網站轉發了作為監管部門的湖南省質監局關于“茶籽油生產加工企業專項監督抽查結果”的公告,該公告所附的23家企業抽檢結果均顯示合格,其中包括金浩公司。金浩公司抽檢的產品型號為“低溫冷榨油茶籽油”,送檢產品的生產時間為4月7日。但記者登錄湖南質監局的網站,卻沒有發現此則公告。
貌似疑問到此應該打消。
懷著“無風不起浪,事出必有因”的疑問,本報記者8月27日再次來到了湖南省質監局。負責食品安全的官員得知記者只是一位因購買食用金浩茶油擔心到底是否有致癌物超標的普通市民后,坦率告知前期檢測出有問題的是純茶籽油。該官員并解釋,金浩原來沒有改進的純茶籽油生產工藝中,特別是茶餅的二次高溫壓榨浸出環節,有可能導致出現苯并芘有害物質超標。
至此,金浩茶油被檢出苯并芘超標消息已被證實并非空穴來風。
就在記者繼續深入調查此事前因后果的同時,有媒體于8月29日深夜發出金浩茶油致癌物超標,政府與企業秘密召回的消息,金浩茶油“致癌門”被公示天下。
面對輿論風暴,深處漩渦的湖南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在沉默數日后于9月1日下午發出《致廣大消費者致歉信》,承認該公司9個批次純茶油產品存在苯并芘超標問題,并于2010年3月、4月進行過兩次全面排查、召回。
9個批次的問題產品共42.458噸,其中湖南省質監局封存了22.361噸,該公司召回11.152噸。金浩茶油公司稱,因故未參與召回的消費者可以退貨或換貨。
而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糧油問題關系國計民生,不公開問題是為了“維護社會穩定”的湖南省質監局則至今依然沉默。
油茶產業或被拖累
受累金浩茶油“致癌門”的,也許不只是金浩茶油和湖南質監局。
金浩茶油1993年成立,由湖南祁陽縣的一個小工廠發展至今擁有總資產5.11億元,年產值11億元。先后在湖南祁陽、益陽、常德、郴州、衡陽及江西省萍鄉建設了7大生產基地。公司董事長劉翔浩亦當選全國人大代表。
據悉,金浩茶油公司計劃在2012年以前實現上市目標。
金浩茶油近年蓬勃發展的身后,是一個越來越引人矚目的油茶產業。
我國油茶產業發展經歷了幾起幾落的過程。2000年以來,隨著我國食用油市場供需矛盾的加劇,油茶產品市場逐漸升溫,特別是無性系品種油茶培育成功,油茶的高產優質特性逐步為社會所認識。畝產由原來的5公斤發展到35公斤至50公斤,湖南有的良種茶油畝產已達到75公斤。
油茶產業發展的迫切性,也引起了有識之士的重視。全國政協委員、浙江省林業廳副廳長吳鴻在今年兩會《加快木本油料產業發展,維護國家糧油安全》發言中提出,我國是世界油料生產大國,也是第一消費大國,食用油已成為對外依存度最高的大宗農產品,事關國家戰略安全。我國食用油缺口大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基本依靠種植草本油料作物,90%以上是從油菜籽、花生、大豆等油料中榨取的。針對我國食用油市場有被進口油主宰的趨勢和危險,吳鴻在發言中呼吁,希望國家將發展木本油料產業放在和糧食、草本油料生產同等重要的地位,列入國家發展戰略。發展木本油料產業,不僅僅是解決食用油缺口問題。由于木本油不像菜籽油等植物油那樣需要占用耕地,可以充分利用丘陵荒山,對解決農民就業和致富、集體林權改革、農村生態建設都有積極意義。
湖南省林業廳廳長鄧三龍也曾撰文指出,油茶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發展油茶產業,意義重大,優勢明顯,前景廣闊。據測算,每畝油茶的產值約為4.2畝油菜或1.34畝花生的產值。新造高產油茶林第三年可投產,第八年進入盛產期,是活躍農村經濟、提高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
2009年下半年,國務院批準并印發的《全國油茶產業發展規劃(2009-2020年)》提出,要把油茶產業培育成興林富民的支柱產業。目前,我國油茶面積約有4500萬畝,油茶籽年產量100萬噸左右,年產茶油約26萬噸,產值約110億元。
湖南是中國油茶大省,到2009年底,全省油茶種植面積1790.8萬畝,茶油總產量12萬噸,產值65億元,面積、產量、產值分別占全國的40%、46%、48%,以上各項數據均居全國第一位。
湖南的茶油產量也走在全國前列。金浩茶油就是其中的領軍品牌。
2008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正式出臺《關于加快油茶產業發展的意見》。省里成立的油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由省里主要領導親自掛帥,油茶重點縣市區也紛紛成立了由黨委一把手任顧問、政府一把手任組長的油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以支持當地油茶產業發展。
湖南省在《關于加快油茶產業發展的意見》中提出,至2015年,全省油茶林總面積達到2000萬畝,其中建設畝產50公斤以上油茶豐產林基地1000萬畝(“十一五”期間完成150萬畝、“十二五”完成850萬畝);茶油年產量達到50萬噸,產品精加工率達到80%左右;油茶產業年產值達到300億元。
業內人士指出,油茶產業在湖南經濟發展中背負如此重任,這或者也是金浩茶油被檢出苯并芘超標后,政府有關職能部門和企業采取內部處理、秘密召回舉措的一個考慮因素。
但如今結果證明,這樣不透明的危機處理方式,效果適得其反。
金浩茶油在致歉信中表示,苯并芘超標,非主觀人為因素導致,屬于生產環節中浸出工藝技術上的問題。金浩茶油采用浸出工藝生產的純茶油占公司產量的1.08%。金浩茶油并稱,已通過工藝改進,解決了此問題,產品在4月份以來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的抽查中均合格。
如果在發現問題產品的初期,誠實面對,依法處理,為消費者負責,金浩茶油和湖南省質監局或許不會面臨今日處境。
有專家指出,封閉式內部處理的方式加大了消費者的安全風險,同時也可能導致茶油行業口碑嚴重受損,進而可能危害整個油茶產業的發展。
8月31日,湖南出臺了《關于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和《湖南省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總體規劃綱要》,在同時發布的《湖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百強企業名錄》中,金浩茶油赫然在列,對2009年銷售收入為9億元的金浩茶油,該名錄中預計其2015年的銷售收入為40億元。
只是,經歷“致癌門”的金浩茶油,該以何種方式實現起死回生,去達成這個目前看來已頗為遙遠的目標?
同樣在9月,全國油茶產業發展現場會將在湖南的另一個重要油茶產地耒陽市召開。如何擺脫金浩茶油“致癌門”帶來的負面影響,重建消費者信心,讓湖南乃至全國的油茶產業發展步伐不因此次事件被拖累,如同一個硬幣的兩面,或許,這次現場會將是湖南表明態度展示應對辦法的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