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個病殘兒11個干部爹”曝計生鑒定違規現象
冷水江“官員子女多病殘”情況暗訪
11月16日中午,冷水江市銻都中路123號。一棟由白色瓷磚裝飾外表的五層老式建筑,門口一字排開的掛著四個金底黑字的招牌,幾個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員三三兩兩地聚集在一起,有說有笑。
這里就是冷水江市人口與計劃生育局,然而就是在這棟不起眼的老式建筑里,一個月前的10月21日,冷水江市《2010年行政事業單位申報病殘兒通過初鑒公示名單》一經出爐,頓時吸引了人們的眼球,一時間,“23個病殘兒9個‘干部爹’”的新聞被各大媒體網站爭相轉載,輿論一片嘩然。
23個病殘兒11個都是“干部爹”
11月16日,在依山傍水的冷水江市,《法制周報》記者隨意打聽了幾個人,出乎意料的是,大都熟知“冷水江官員子女多病殘”這回事。
其實關于這件事的發端,還要從一篇網帖說起。
2010年10月27日,一個叫“凌波微步雨”的網友在紅網婁底版發出《震驚,冷水江多位父母官拿健康兒女聲譽來騙取二胎指標》的帖子,帖文開門見山地說:“以前早就聽說冷水江的二胎指標容易弄,特別是行政事業單位孩子很多都有病殘,尤其是女孩病殘居多。”帖子中說,只選用了部分副科級以上干部的小孩,名單中實際有23人,同時,為保護小孩的隱私權,只把其父母的名字寫上來。
帖文將公示名單中持質疑態度的“9名官員”曝出來,這9名官員當中有“醫保局副局長”、“國土局副局長”、“××鄉長”,均為副科級(含副科級)以上干部。帖子曝出的內容隨后經過《羊城晚報》的報道,特別是冷水江市計生局官員一句“官員陪酒頻繁壓力大”的解釋更讓輿論一片喧嘩。
一時間,冷水江,這個中國的銻都被媒體受眾聚焦。
11月15日,《法制周報》記者聯系冷水江市委宣傳部了解此事,外宣辦一名負責人聲稱“這件事情根本沒有鬧得沸沸揚揚,就是一個簡單的網友發帖,政府回應,沒多大事兒”,并認為是“部分媒體故意炒作,其他媒體跟風,小題大做”。
該市外宣辦在提供給記者的一份“中共冷水江市委計劃生育領導小組文件”(冷計生領【2010第18號】)中,記者注意到,該市回應稱“近日部分網站對我市2010年度獨生子女病殘兒初步鑒定結果公示情況進行相關報道和評論,引起了我市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高度關注,現將情況說明如下”,隨后“情況說明”分別以“市獨生子女病殘兒初步鑒定工作是嚴格按上級文件規定操作”、“推行病殘兒醫學鑒定公示制度,是今年推出的實施‘陽光計生’的一項新舉措”以及“將進一步確保病殘兒醫學鑒定工作有序開展”三條理由予以回應。
“我們第一時間就以政府名義進行回應,并且沒有刪網友的帖子,這說明我們工作沒有錯誤,是問心無愧的!”冷水江市委宣傳部外宣辦相關負責人對《法制周報》記者說,“可以明確地說,帖子所說的9個人都是按照程序申報,沒有任何問題,且公示至今計生局沒有接到過一個舉報電話。”
然而,記者在由該市市委宣傳部相關工作人員提供的10月21日《今日冷水江》第四版右下角的“公示名單”中發現,公示的23名行政事業單位人員申報病殘兒當中,屬于干部級別的確切說有11名,占到了公示名額近一半。
這些官員、干部的子女是否真的病殘,記者在冷水江坊間走訪時,卻得到不同于官方的聲音。
最為常見的“癲癇”多達9例
從11月15日到18日,《法制周報》記者通過多種渠道借了解公示名單中11名官員子女的確切情況,試圖聯系了這些官員本人,但當事人在明白記者采訪目的后都迅即掛斷電話,甚至關機,避而不談。當記者提出“去單位拜訪”的要求時,當事人多以“在外出差”的理由回絕,經記者粗略計算,11名官員中“在邵陽、婁底、長沙等地出差”的多達6名。
而記者在聯系公示名單中冷水江市計生服務站譚站長時,他告訴記者,自家小孩公示中顯示的病情“是真的,沒有造假”,但記者提出想和孩子接觸時,他以“出差在外”掛斷了電話。
但記者卻從該市計生局一名工作人員口中得知“一起工作這么久,從來沒有聽說他女兒有這樣的病(癲癇)”。與此同時,記者也了解到,僅與計生服務站一條馬路之隔的康復醫院就是其愛人的工作單位。
康復醫院附近一家小賣部的老板娘向記者證實其“見過譚家女兒,很可愛,從來不知道有那樣的病,也不敢相信”,老板娘表示“這種病(癲癇)不發作和正常人一樣,誰能知道是真是假?”
記者在冷水江市的建新社區也了解到“公示名單”中曾杰(化名)的情況,一名附近的居民表示“我媽媽就在居委會工作,見過這孩子,沒聽說有什么病”。
記者還注意到,在“公示名單”中顯示的病殘兒病情中最為常見的就是“癲癇”,多達9例,而像“先天性弱視”、“雙眼屈光不正”等在醫學鑒定上都具有“很大模糊性”的病例也有6例。
一名網友在當地最有人氣的“我愛冷水江”論壇上戲稱“(冷水江)都快成癲癇之都了!”如此調侃,凸顯網友的質疑和無奈。
網友“我不是淘汰貨”發帖稱“名單中有一個認識的親戚,弄個指標花了三四萬元。她還說,那有什么好議論的?你想生,你也可以花錢去買呀!”
對于這樣的質疑和“內幕”,記者在向冷水江市計生局求證時,并未得到正面回應。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的公示名單是初鑒,況且經過了層層把關,還請了外地專家進行獨立鑒定,造假可能不大,這個名單在公示結束后還要由市計生領導小組審核以后才上報到婁底市計生委,最后的決定權在婁底市計生委!
而對于計生局相關工作人員有關“官員頻繁陪酒應酬多壓力大”的回應,該局相關負責人稱其“回應簡單草率,不足信!”
婁底市計生委:
要求冷水江認真核查
11月17日下午,《法制周報》記者就“冷水江官員子女多病殘”一事采訪婁底市計生委,該單位信訪科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件事情我們已經注意到網上的報道,計生委的相關領導也做了批示,要求冷水江市計生局協同相關部門認真核查公示名單情況!”
“這個事情我們會一直督辦,這個初鑒的名單在提交我們婁底計生委之后還要進行一次鑒定,將確保名單的真實,公平,權威!”該負責人如是說。
位于冷水江市的婁底市第三人民醫院一名從事多年臨床醫學的醫師表示:“公示名單中所列病殘兒的病情大都在醫學鑒定上容易混淆模糊,也極富爭議性,因此醫學鑒定需要慎之又慎!”
當媒體在熱議“冷水江官員子女多病殘”一事并質疑“公示名單的真假”、抨擊官員“應酬多壓力大”的雷人回應時,記者也注意到,此前關于類似報道也不是沒有,早在2008年4月11日,陜西的《三秦都市報》刊登了一篇題為《陜西20余縣干部“合法生二胎”,名單曝光遭質疑》的報道。
類似新聞的一再出現,考驗著“獨身子女病殘兒醫學鑒定”這一工作開展的公平性、權威性。對此,婁底市計生委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就表示:“在現行條件下,必須將獨生子女病殘兒醫學鑒定的各項程序嚴格執行,把好專家鑒定關、社會監督關,同時對弄虛作假者予以重懲,這樣雙管齊下,才能有效遏制違規現象的發生!”
事實上,《中華人民共和國計劃生育法》第十八條中將“生二胎”的具體權利下放至各省、市、自治區后,我國幾乎所有省份都制定了相應的法規政策,《湖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的第十五條第一款就規定了生二胎的條款:“經設區的市、自治州或者省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確定的病殘兒醫學鑒定組織鑒定,第一個子女有殘疾或者第一胎子女系雙胞胎、多胞胎均有殘疾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醫學上認為可以再生育的”。
長期從事人口與計生研究的知名學者何亞福認為:各省根據具體情況出臺各自的生二胎政策,其初衷是好的,但就因為政策本身有漏洞,相關的法規又不夠完善,所以才導致不少人投機取巧,弄虛作假。因此在我國國情已經變化的情況下,有必要對現行的計生政策加以跟進調整,從源頭上遏制此類現象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