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本報以《10萬元剛存入,1分鐘被轉走》為題,報道某國有銀行客戶周先生賬戶莫名被轉走10萬元的事件。對此,涉事銀行經調查認定,有人用周先生事先綁定的電話銀行轉賬功能,進行該次操作。
文/記者何道嵐 實習生李天研
銀行列出轉賬交易詳情
昨晚,銀行方向本報公布初步調查結果,表示經組織業務、技術部門對該客戶開戶、簽約及賬戶變動情況進行了全面的核實和分析,列明了周先生當天10萬元款項的交易經過如下:
12月2日16時46分,客戶周先生在該行荔灣路支行簽約手機銀行服務。簽約賬號:6227×××7327,手機號碼:187×××1314(后查明,該手機號碼并非客戶本人所有)。簽約期間,銀行柜員向周先生進行了手機銀行簽約風險提示,告知客戶必須使用本人手機簽約手機銀行,否則可能存在風險。
12月7日12時27分,周先生本人到該行黃花崗支行柜臺辦理10萬元現金存款業務。存款賬戶:6227×××7327(該賬戶即為12月2日開通的手機銀行賬戶)。
12月7日12時28分,賬戶6227×××7327由手機銀行發起轉賬交易10萬元至李某某賬戶。(轉賬所使用的電話號碼為周某12月2日簽約的手機號碼)。
當發現資金被轉出之后,周先生向銀行柜員詢問相關情況,柜員已向客戶提示該筆交易是通過手機銀行轉出,并詢問客戶是否開通過手機銀行。“該客戶承認已開通手機銀行,且簽約的號碼是按照某公司業務員提供的。”
銀行方表示:“通過對該客戶簽約、交易過程的錄像查看和與該客戶后續溝通,發現造成該筆轉賬交易的主要原因是客戶用他人手機號碼簽約手機銀行并泄露手機銀行登錄密碼。”
事主稱握有視頻作反證
對于銀行的說法,周先生辯稱:“銀行職員親口否認我的賬戶具有電話轉賬功能。”
采訪當天,周先生曾向記者出示一段拍攝于銀行柜臺的錄音視頻。該視頻顯示:周先生詢問銀行柜員,自己的賬戶是否有開通手機銀行轉賬的功能,柜員不止一次作出否定的答復。周先生表示,這段視頻拍攝于事件發生后的第二天。“我為了防止銀行事后借故推脫,因此留下證據。”
提醒:注意手機銀行使用安全
1.一定要使用本人的手機進行手機銀行簽約,并妥善保管手機銀行登錄密碼。
2.不要輕易相信社會上的一些不良詐騙信息,時刻保持警惕,避免上當受騙。
3.客戶資金一旦轉入詐騙分子賬戶,在公安司法部門出具合法賬戶凍結手續前,銀行無權隨便凍結非客戶本人賬戶。而詐騙分子往往會在極短的時間內通過多種途徑迅速套現。(具體到前述案例,事實上在警方到網點調查之時,客戶資金已經多次轉賬并取光)。
4.對銀行手機銀行功能、操作等環節不明白的,可打服務熱線詢問,千萬不要輕易聽信他人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