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的汽車經銷商集團之一龐大汽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龐大集團)與富士重工業株式會社 (以下簡稱富士重工)合資成立的“斯巴魯汽車(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SOC)現已正式投入運營。SOC作為在中國市場銷售斯巴魯汽車的銷售公司,在9月3日舉行的龐大集團與富士重工業共同參與的第一次董事會后,從10月1日起將直接管理國內所有斯巴魯專賣店,屆時合資公司將全權負責斯巴魯品牌在中國市場的進口整車銷售、市場營銷以及售后服務等業務。
早在2013年1月17日,龐大集團就與斯巴魯母公司富士重工簽訂合同,以約13億日元(約9000萬人民幣)入股斯巴魯汽車(中國)有限公司,原富士重工獨資的斯巴魯汽車(中國)公司變更為中外合資公司。新公司將于2013年7月投入運營,龐大集團對合資公司的持股比例達到了40%。
隨著新合資公司SOC正式步入運營軌道,意味著龐大集團的身份正式由代理商一躍成為銷售公司股東。龐大集團在中國汽車市場豐富的銷售、服務經驗和營銷網絡優勢將更加有利于斯巴魯品牌統一的銷售、市場活動及網點開發等戰略性工作的展開,從而進一步強化在中國市場的銷售及品牌影響力。
選擇龐大的理由
多年來,斯巴魯在華長期采用總代理的方式售車,也就是在華的整車和零部件批發、零售業務均由經銷商集團全權代理。
在經銷商集團中,龐大成為斯巴魯在華業務擴展的主要支柱。早在2004年斯巴魯剛進入中國市場時,龐大集團就成為斯巴魯汽車在中國的總代理商之一。目前該集團已經成為斯巴魯在華最大的經銷商。
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12月底,龐大集團旗下的中冀斯巴魯,在華北、東北、西北、西南20個省市等地,建成標準4S店119家,形成了一個以大中型城市為中心、輻射周邊市場的銷售服務網絡,累計銷售斯巴魯汽車突破140000臺,占全國斯巴魯汽車銷量的60%,年平均增長率達120%以上。
相對于龐大而言,另外兩個經銷商集團涉獵的斯巴魯業務規模則較小。據了解,另外兩家經銷商的網點總和不足70家,遠遠落后于龐大集團。
不僅如此,長期以來龐大集團還扮演者斯巴魯中國銷售公司的角色,從品牌營銷、產品推廣到網絡擴張等等,幾乎都是由龐大汽貿來完成的。經過8年的不懈努力,斯巴魯這一品牌在中國有了一定的知名度。這一結果,從當年的銷售數據上就可以清晰地看出來。
有數據顯示,2010年該品牌在華的銷量為57138輛;2011年為57198輛,僅增加了60輛;2012年銷量出現同比下滑24%的局面,僅銷售43459輛。
此外,相對于斯巴魯的其他經銷商集團,龐大集團的規模也首屈一指。目前,龐大集團是中國第三大的汽車經銷商集團,同時也是中國500強企業,于2011年4月28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成為國內第一家通過IPO登陸A股的汽貿集團。
龐大集團多年來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的發展態勢,截至2012年12月31日,在中國28個省市及自治區等建有1429家營銷網點,其中包括汽車專賣店1153家 (其中4S店754家)、各類汽車市場276家,可銷售的汽車、工程機械品牌近百種,2012年銷售各類汽車45.3萬輛。
打造又一個“利星行”
龐大集團通過與富士重工成立SOC,對于龐大未來的發展也不無裨益。
來自龐大集團的數據顯示,斯巴魯品牌是龐大集團利潤的重要支撐。2011年,斯巴魯業務占據龐大集團總營收的12.6%,在汽車銷售業務中占比14%。這一年,龐大集團的營業毛利為63.58億元,其中斯巴魯銷售業務貢獻了12.59億元,約占19.8%;在營業利潤中,斯巴魯業務占20%。
雖然斯巴魯對于龐大集團的發展至關重要,但是,龐慶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作為斯巴魯的經銷商利益并沒有保障。近年來,代理合同都是一年一簽,一到年底就要為代理權而擔心。”
時隔半年,當龐大集團以13億日元(約合人民幣0.91億元)入股斯巴魯汽車(中國)有限公司40%的股份時,龐慶華的興奮之情溢于言表:“現在我們再也不用為代理權而憂心了,龐大終于也成了‘利星行’。”
資料顯示,利星行曾是奔馳(中國)最大的股東,持股比例高達49%。由于奔馳在華銷售體系調整,利星行的持股比例也隨之下調至25%。
實際上,早在兩年前,龐大集團為了成為“利星行”,啟動了薩博收購行動,欲參股整車企業薩博。對于這一意圖,外界認為,龐大集團意欲進入汽車制造領域。然而,龐慶華卻堅持認為:“龐大的身份就是經銷商,我這么做是為了保證經銷商的利益。”
SOC,董事長職位由龐慶華(龐大集團 董事長兼總經理)擔任、總經理職位由飯田政巳(富士重工業 執行役員)擔任。副總經理3名,其中1名副總經理由李金勇(龐大集團 執行董事副總經理)擔任。同時,員工總數也從原來的80人增加至200人。
應該說,龐大集團與富士重工合資經營中國斯巴魯項目,是雙方合作關系上的又一次升華和提高,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將會開啟一個嶄新的斯巴魯未來。
不僅如此,“面對中國市場重要性的提升,目前國外汽車企業紛紛開始渠道收權。業內人士表示,龐大集團與汽車生產企業合資,最大限度保障了經銷商集團的利益,這一做法或將成為一個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