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隆是埋在沙子里的金子,我們要通過收購把沙子撥開。”8月23日,在珠海舉辦的媒體見面會上,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如是說。
此前,格力電器公布了收購銀隆及配套募集資金的相關方案:格力電器將以130億元估值發行股份收購銀隆,交易完成后,格力電器將持有銀隆100%股權,格力電器的多元化格局將全面展開。
關于此次交易,外界眾說紛紜,有點贊也有質疑。對此,處于輿論場中心的董明珠決定向外界“坦露心聲”。
注重安全性,暫時發力電動公交車
據了解,銀隆所掌握的鈦酸鋰材料核心技術攻克了業內公認的“安全”“一致性”“快速充放電”“壽命”及“產業化”的五大世界性難題,其電池產品具備了6分鐘快充放、耐寬溫(-50℃—60℃)、30年循環使用壽命、高安全、高效率的產品優勢。“特斯拉等汽車都出過安全事故,不把消費者安全放在第一位,再好的技術也是殘缺的。”董明珠說。
“與鹽酸鐵鋰、三元鋰等電池相比,鈦酸鋰電池還有密度不夠,里程較短的缺點。”董明珠坦言,“下一步我們將加大研發,希望一天能跑500公里。不過由于充電快,這對公交車來說卻是優勢。”
對于今后是否會推出“格力”牌的電動小汽車,董明珠表示,小汽車已進入研發日程,但受資質牌照等因素,暫時還是發力電動公交車。
布局多元化,將打造電池儲能業務
雖然在外界看來,格力“玩”汽車,顯得有些不可思議。但董明珠明確說,這不是“跨界”。“格力自身的智能制造、電機、精密模具等都能與銀隆產生巨大的協同效應,在‘小三電’(電動空調、電動轉向、電動剎車)方面也將形成完美互補”。
其實,當外界紛紛對格力此舉“品頭論足”時,卻忽略了格力從表面上看是電器企業,但其實從2012年開始就是智能裝備、新能源企業了。
“格力本次收購主要看中銀隆儲能技術的安全性和節能性。”董明珠表示,格力如果自己選擇開發新能源,投入的研發經費極有可能超過100億,且難以保證成果,“銀隆的電池技術對格力如虎添翼”。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今后通過鈦酸鋰電池核心技術,格力不僅能夠快速切入新能源電動汽車領域,更重要的是在儲能業務上能夠大有作為。格力電器早在幾年前就成功研發出光伏空調,近年來正在致力于建成以家庭為單位的能源管理系統,鈦酸鋰電池若加入此系統,可謂“如虎添翼”。
“今后一個家庭里面必不可少的設備就是儲能設備。可以通過新能源電池,把晚上沒用的電存起來,到白天用電緊張的時候再釋放出來。”董明珠說,“如果我國所有大樓配上儲能設備,而且電池壽命是30年,再把光伏搭上去,那是個萬億級的市場。”
收購方案發布之后,格力的“多元化”布局基本成型。格力打造的未來生活將是這樣的場景:家庭配備光伏系統,家用電器用電全部來自太陽能發電,閑時的太陽能發電還能有效儲存起來,家庭用電不要電費;下班回家開著格力新能源汽車,路上拿出格力手機遠程遙控家里的各類生活電器,回到家里就有健康舒適的溫度、清新的空氣、干凈的飲用水;跟家電“聊天”就能調節溫度和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