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在珠海召開年會(以下簡稱CADA年會), 18家汽車生產企業和25家經銷商集團坐在一個會議室,討論“和諧的廠商關系、平等互利,以及行業自律”。
不過由于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奧迪經銷商聯會籌備會尚未結束,本該準時召開會議,卻被推遲了半個小時。
據悉,在此次奧迪經銷商聯會籌備會上,一汽-大眾奧迪銷售事業部執行副總經理荊青春以及奧迪經銷商們正在就10月底流傳的“奧迪計劃在中國與上汽大眾建立第二家合資公司”的相關事宜進行商討。
一天之后,上汽與奧迪在德國正式簽署協議。在上汽發表正式公告之前,11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奧迪經銷商聯會發函致奧迪(中國)汽車管理有限公司,并提出三點書面照會:奧迪是否計劃與上汽大眾成立合資銷售公司?新的銷售公司的銷售渠道如何建立?如何平衡一汽奧迪經銷商和上汽奧迪經銷商的權益?
奧迪“新合資”讓一汽-大眾奧迪經銷商倍感壓力,制造商與經銷商(廠商)關系成為新合資公司面臨的最大考驗。
業內人士透露,目前一汽-大眾奧迪中有40%的經銷商網絡是近三年發展起來的,尚未盈利,他們的集中訴求為:給予三年內新建店補償、2016年虧損補償、2017年減量和利潤保證等。
奧迪經銷商的“集中訴求”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奧迪經銷商聯會(籌)問詢函內容表明,中國汽車市場已經進入平穩發展的新常態,豪華車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寶馬、奔馳、捷豹、路虎等品牌增長迅猛,而奧迪品牌增長乏力、新產品推出緩慢,導致奧迪品牌經銷商普遍陷入虧損狀態。
“由于貴公司在中國的銷售目標未根據市場變化進行調整,導致一些經銷商的庫存周期長達兩個月之久,企業正常經營面臨很大壓力。”奧迪經銷商普遍認為,在這種局面下,如果奧迪成立新的銷售公司,必然會對奧迪品牌經銷商的權益造成損害,甚至對奧迪經銷商的影響是致命的。
11月11日,一位奧迪經銷商高層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對我們來講肯定是壞事,因為奧迪本身產品力和品牌都在下降,經銷商利潤下滑甚至虧損,假設再合資,若另立渠道,產品再分兩個廠家兩個銷售渠道賣,肯定會適得其反。”
據悉,2016年以來,奧迪經銷商毛利率一直處于較低水平,經銷商只獲微利甚至負利,對比ABB其他兩家德系豪車品牌,奔馳經銷商毛利可在六七個點,寶馬經過調整,利潤有所上升,在2-3個點左右。
“并非奧迪品牌力在下降。你看這兩年,是奔馳的產品年,新車一出就受到市場的追捧。而奧迪的產品周期還沒有到,改款的產品競爭力不夠強,但明年開始,奧迪的產品就會陸續投放,2018年開始就會爆發了。”一位多品牌經營的經銷商集團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他認為,經銷商只管銷售就好,上汽生產奧迪車型,將來就是兩個工廠之間的產品分配問題,不過這也決定了經銷商能夠賣哪些產品。“雖然這對經銷商來說不是好消息,但并不致命,現在是買方市場,看的是經銷商的服務能力。”
針對渠道布局,外界猜測“上汽-大眾奧迪”在渠道上將會采取四種方式進行構建:一是新建渠道;二是選擇現有上汽大眾的渠道進行拓展;三是采用進口大眾的渠道;四是部分新建、部分在現有渠道中拓展,不排除一部分一汽-奧迪經銷商轉品牌經營上汽奧迪。
“理論上是新建經銷商,一汽-奧迪經銷商轉投上汽奧迪不太可能,這會使得管理非常混亂。但未來生產哪些車型,經銷商也無法決定,大家都希望生產銷量好的車型。不過現在賣車也不會賺錢,銷售服務做好才是最重要的。”上述經銷商高層表示。
2016年前三季度,一汽-大眾奧迪在華銷量為43.84萬輛,同比增長6.3%;前三季度,奧迪品牌在全球的累計交付量為140.88萬輛,對比去年同期的134.79萬輛,同比增長4.5%。
廠商沒有甲方乙方?
“新常態下,建立和諧的廠商關系,實現共贏,我認為是一個行業內部問題,是家里的事。” 11月10日,荊青春參加完奧迪經銷商籌備會后,在CADA年會汽車行業領袖峰會上表示。
在德系三強中,奧迪在華出現“逆水行舟”,但依然不乏樂觀的奧迪經銷商,積極等待奧迪產品爆發年,他們的信心,來自于奔馳產品在華表現突出。
四年以前,奔馳遭遇業績低谷,廠家和經銷商關系處于冰點,進口奔馳和國產奔馳兩套體系共同管理一個經銷商網絡,無論是網絡的發展還是目標的制定、銷售政策、審計、獎懲措施,都是由兩套班子共同負責,在當時的環境下,造成奔馳體系的經銷商無所適從,對于品牌的認知也很薄弱。
“經銷商網絡就是我們的渠道,渠道不僅僅是硬件,更重要的是軟件。軟件的核心就是人,經銷商合作伙伴實際上是最重要的。從2013年開始,我們就建立了一系列和經銷商之間溝通的平臺,現在奔馳業務做得不錯,還是來自于經銷商和廠家之間的互相信任。”北京奔馳高級執行副總裁李宏鵬在領袖論壇上說。
同時,浙江物產元通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方明認為,廠家需要可持續盈利,經銷商也要盈利和可持續性。“品牌和市場是有波動的,每個產品、每個市場都會有特殊的時期。我們經銷商更多地希望通過溝通能夠獲得廠家的支持,能夠來平穩地過渡一些特殊時期。”
不過,聚焦到市場上,在汽車快速發展期,利潤把問題都掩蓋起來,現階段經濟形勢不好,很多問題便浮現出來。
在潤東汽車的副董事長柳東靂看來,經銷商行業從盈利水平比較高到前幾年的大面積虧損,到今年L型在底部徘徊,經銷商生意已經不只是從銷售環節拿到資源就輕松賺錢,也并不能通過提高售后產值,拿到高毛利率來覆蓋費用。
“新車銷售是我們的紐帶,盈利來自于產業鏈的各個環節。”柳東靂表示,通過金融保險的服務代理可獲取較好的收益,但是這部分收益正受到新型金融主體的沖擊,毛利率正趨向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