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風洞實驗,被稱為汽車工業最“高大上”的實驗,目前更多地運用在頂級高端車型的開發上。而在近期,江淮汽車則將它運用在瑞風S7、格爾發K7這兩款車型的產品研發上,引起業內的廣泛關注。
風洞實驗汽車工業最“高大上”的實驗
風洞實驗起初用于航空領域,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目前風洞技術越來越多地運用到汽車研發領域上。通過風洞實驗測得的風阻系數,可以計算出汽車在行駛時的空氣阻力,這與車輛的油耗、高速行駛安全性等息息相關。此外,風洞實驗還能幫助工程師判斷汽車的外形設計是否符合空氣動力學原理,并做出改良。
瑞風S7媲美豪華車的完美系數
2016年12月24日,江淮瑞風S7在目前國內唯一、亞洲最大的風洞測試中心——上海同濟大學地面交通工具試驗中心進行了風洞試驗。低至0.3464的風阻系數,超越了市面上80%的主流SUV產品,標志著瑞風S7的空氣動力學性能達到國際第一陣營水準。
為了讓瑞風S7擁有如此完美的空氣動力性能,江淮汽車的工程師們運用了發動機艙密封設計。通過提高冷卻模塊與進氣格柵之間的密封性,精確控制進氣流量,使空氣阻力降低2.5%,冷卻模塊換熱性能提升15%!
14°最佳后尾翼下壓角度、D柱“船尾”設計、刀鋒側尾翼等設計,有效避免了高速氣流進入尾部渦流區,循環油耗降低2-5%的同時,還可降風噪。
與此同時,瑞風S7還具有多達11處底盤空氣動力學套件,改善了下車底空氣流動,使氣流快速通過車底,空氣阻力降低6%,空氣升力降低50%,有效保障行車安全。
格爾發K7迎難而上創行業之先
瑞風S7的低風阻系數,在業界引起了熱烈反響。而在近日,江淮汽車旗下的格爾發K7重卡也進行了風洞實驗。
相比于乘用車,國內重卡空氣動力學開發可以說是一片空白。由于圈子小、技術交流機會少、已有經驗積累匱乏還有硬件條件的不足等,國內重卡空氣動力學的發展受到了許多方面的制約。很多卡車廠家在開發新車時,也都將注意力更多的放在整車的可靠性、動力性、生產成本等方面,而忽略了車輛的空氣動力學。而本次江淮格爾發K7進行風洞實驗,不僅是創行業之先,更展現出江淮汽車對優秀產品力的執著!
為了讓格爾發K7獲得更優異的性能,江淮技術中心聯合奧地利麥格納斯太爾工程中心和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汽車工程研究院,深度整合中國、美國等國內外空氣動力學性能開發資源,組成了一支高水平、全球化的空氣動力學聯合研發團隊,分3個階段對格爾發K7進行了改進。
從頂棚、遮陽板、氣簾、格柵等外部結構,到機艙內部導流,研發人員對格爾發K7整體都進行了優化。優化之后的格爾發K7空氣阻力降低了15%,從而降低了約7%的油耗,在節能的同時更加提高了安全性,即使在高速行駛時,整車姿態依然十分穩定。
近年來,隨著江淮汽車五層次研發體系的逐步發力,其自主研發的多款產品都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將風洞實驗運用在瑞風S7、格爾發K7這兩款產品上,再次展示了江淮汽車積淀多年的技術實力,更反映了江淮汽車在產品研發過程中的嚴標準和高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