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起,我們啟動了汽車之家2016新車車主評價報告系列文章,截止目前已覆蓋了小型SUV、緊湊型SUV和中型SUV車型。今天,我們為大家帶來的是在我國汽車市場一直占有重要地位的緊湊型車的車主評價報告。對于國內消費者來說,無論SUV市場有多么的火爆,轎車永遠是最能體現自身選車品味的車型,那么,用戶群體數量龐大的緊湊型車會得到大家怎樣的評價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以下詳盡的數據調查結果。
● 數據說明
我們的研究對象是汽車之家的真實車主,他們在過去的12個月中(2015年7月-2016年6月)購買了新車。在用戶數量方面,以緊湊型車(僅涉及純汽油車)為例,我們共收到了50839個有效樣本,包含了100多款車型。
★ 緊湊型車的整體表現概覽
● 用戶對緊湊型車的操控性評價最高、舒適性抱怨最多
通過上圖我們可以看出,用戶對緊湊型車的操控性評價最高,其次是外觀;對其舒適性、操控性和動力型的抱怨最多。這種情況與此前SUV車型的評價報告有些類似,稍有不同的是,用戶更滿意緊湊型車的舒適性,而SUV的空間更有優勢。
● 緊湊型車的整體評價偏正面,僅中國品牌滿意度低于平均水平
用戶對于緊湊型車整體印象偏向正面,行業整體滿意度為10.1%。其中,豪華品牌和主流海外品牌的滿意度分別為12.1%和10.5%,高于行業整體水平;而中國品牌緊湊型車的滿意度低于行業整體水平,為9.0%,我們推測,這種現象與目前中國品牌車企爭相研發生產SUV車型、忽視轎車研發的市場現狀不無關系。
基于品牌層面,細分到具體項目時可以看到,中國品牌在外觀和空間方面得到了用戶較高的認可,滿意度高于緊湊型車行業整體水平,這其中可能包含著部分車主的國產車情結,因為單純從產品設計水平上來看,中國品牌與豪華品牌和主流海外品牌還存在著一定差距,但這差距正在不斷縮小。而在舒適性和信息及多媒體功能兩方面,用戶的整體滿意度均偏向負面,這種情況在各級別車型中都存在,說明用戶對車輛的舒適性和車內科技配置的要求越來越高。
● 德、法品牌表現最好,捷克品牌的滿意度相對較低
我們以國別維度分析時發現,除了數據樣本量較小的瑞典品牌之外,用戶對德國、法國、美國品牌產品的滿意度較高,滿意度分別為12%、12%、11.1%,高于10.1%的行業均值。而中國品牌產品的滿意度則略低于行業均值,為9%;此外,日本、韓國、捷克品牌的滿意度均在平均值之下。
從具體項目看,中國品牌緊湊型車雖然在整體滿意度上表現不佳,但車內空間滿意度要領先于其他各國品牌。而整體滿意度較低的日本品牌緊湊型車,在油耗方面則表現良好,這也符合我們對日系車的一貫印象。在國內消費者比較關注的操控性方面,美國品牌超過了其他各國品牌,獲得了用戶較高的滿意度。
在動力性、舒適性、信息及多媒體功能、便利性四個方面,各國品牌的綜合表現均處于負面,用戶抱怨度較多。其中,捷克品牌在動力性、舒適性、便利性方面得到了較多的負面評價;而韓國品牌在信息及多媒體功能方面不盡如人意。
● 15-20萬元價格段的緊湊型車滿意度最高
以價格維度看,緊湊型車的價格整體滿意度為10.1%,其中15-20萬元價格區間的緊湊型車獲得了用戶較高的滿意度,達到14.4%。20-30萬、30萬以上兩個價格區間的用戶滿意度均為13%,在20萬以上的車型中,海外主流品牌或豪華品牌一般占據絕對主力。而競爭最激烈的10-15萬區間內,緊湊型車的用戶滿意度為10.4%,勉強高于行業整體水平。在低于10萬元的緊湊型車市場,用戶滿意度則跌落至平均水平之下,這個區間內的緊湊型車多為中國品牌。
繼續細分下去,8萬元以下,也就是中國品牌為主的緊湊型車在空間和外觀上用戶滿意度較高,這個結論與之前品牌維度調查結果一致。20-30萬價格段的緊湊型車在油耗和內飾方面表現良好,得到了多數用戶的肯定。用戶群體較龐大的10-15萬價格段緊湊型車,在操控性上有一定優勢。而整體滿意度最高的15-20萬區間車型,分項的表現比較均衡,沒有特別突出的特質。
考察負面評價我們可以看到,20萬以上緊湊型車收到的用戶抱怨較少。8萬元以下車型的動力性和多媒體功能性方面用戶抱怨度最高。其他幾方面,8-10萬緊湊型車的舒適性、10-15萬緊湊型車的便利性難以滿足用戶期望。
以上是我們從品牌類型、所屬國別和售價維度考察緊湊型車在用戶心目中的優劣,接下來我們將具體到中國品牌、主流海外品牌以及豪華品牌來分析緊湊型車的用戶評價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