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人的天性,不少女性為了追求美麗用盡方法,甚至不惜在身上動針,什么肉毒素、溶脂針、美白針……只要能讓人變美,一股腦的往自己身上招呼。
但你知道,這些動輒數千元一支的美容針,是否通過了國家審批、風險究竟有多大?背后又有著怎樣的產業鏈呢?
最近,姑蘇警方就破獲一起涉案價值達百萬元的假美容藥案,搗毀2個售假倉庫,繳獲肉毒素等假藥500余件,抓獲嫌疑人30余名。
案情還要從今年3月份說起,民警在日常入戶調查時發現,位于石路某公寓樓內一戶掛著美容會所的牌子,但該戶長期沒人居住,也沒有任何顧客進出,快遞卻每天卻堆積如山。民警觀察快遞外觀發現,往來的快遞均涉及到美容針劑等藥品,這引起了民警的警覺,立即將此情況向市環食藥支隊上報。
隨后,警方通過摸排發現該處租戶雷某長期從事醫療美容行業,在金門路、學士街、木瀆多地進行整形美容服務,甚至在木瀆地區與肖某開辦了一家名為“臻美”的整形美容醫院,醫院用于整形美容的藥劑大多數都是通過快遞來進行購買。
這些藥品是否都通過了國家的批文?此類藥品是否安全?能否直接用于人體?
為了摸清這家整形美容醫院的虛實,民警喬裝成愛美人士進入了該醫院內。通過詢價得知,該醫院不單單能注射玻尿酸、美白針等常見的微整形針劑,甚至連取肋骨隆鼻、自體抽脂豐胸等需要進行全身麻醉的手術也能做,并且還極力向民警推薦使用所謂的“進口藥”,類似包妥士、溶解酶、青春素、水光針等等應有盡有。
更讓民警大感意外的是,這些打著純進口的藥物竟然都是國家未發文批準的假藥。為了不打草驚蛇,民警開展了多線追蹤,徹查合伙經營該醫院的雷某、肖某、李某、曾某、陳某的情況,發現這幾人分布在姑蘇、吳中、相城等多地,而這些人所對應的上家則分布于南通、深圳、武漢等多地。
警方在掌握大量證據后終于開展收網行動。4月11日。市環食藥支隊、石路派出所、吳門橋派出所分別在南通啟東、吳中木瀆、姑蘇石路等地多次對嫌疑人雷某、肖某、黃某等10余人開展集中收網行動,現場查獲肉毒桿菌等假藥100余支,抓獲嫌疑人30余名。
經過對“臻美”的整形美容醫院負責人肖某、雷某審訊得知,其所購買的溶脂針、肉毒、美白針等醫療美容針劑都是通過微信直接與上家聯系,發貨都是通過快遞直接發往蘇州。
該醫院內的上家則長期居住在武漢,并且僅僅是個二級代理,其上面還存在一級代理,長期居住深圳。而一級代理是直接從韓國、美國等多次走私藥品至國內來進行售賣。
一個縱橫交錯的銷售網絡逐漸浮出水面,通過調查,民警發現犯罪嫌疑人手上都有多個甚至十幾個美容交流群,群成員來自全國各地。他們在群里進行“甩單”,在發現有需要的貨就互加微信并付款。
為了能打掉這條犯罪產業鏈,警方自8月初起頻繁往來武漢、深圳兩地搜集證據。最終,警方于11月16日將一級代理楊某、林某、二級代理蔣某抓捕歸案。一個頻繁往來于蘇州、南通等地多次售假的網絡終被打破,在現場查獲存放假藥倉庫一處,查處肉毒桿菌、水光針、玻尿酸等假藥400余件,至此整個案件就此告破。
據犯罪嫌疑人交代,國產肉毒素進價300元,賣價1500元,進口BOTOX肉毒素進價500元,賣1800至2200元。國產玻尿酸進價500元,賣到1800元,進口玻尿酸進價800元,賣到2800元。更有不少非法美容針劑通過網絡銷售,并提供一些所謂的高端服務,如上門注射、名醫注射,一針開價動輒數千元,但產品本身的質量卻根本無法保證。
更為可怕的是,在該案件中很多前去進行微整形的女子還是通過貸款來進行所謂的美容整形。中介和美容機構勾結在一起,采取非常規手段將沒有還貸能力的消費者忽悠進來。而一些學生群體或是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往往就會成為目標,被誘導提前消費、超額消費。
警方提醒:按照國家規定,肉毒素、玻尿酸屬于處方類藥物,只可以銷售到醫療機構,在專科醫生的把關下注射完成。可是美容行業的暴利,讓不少美容院的經營者不惜鋌而走險,超范圍經營。
而一些非法美容醫院,不僅藥品質量存在問題,治療醫師的專業性也存在疑慮,甚至醫療過程均達不到必要的衛生條件,存在重大醫療隱患,極易在使用過程中造成消費者細菌感染,有毀容的風險,請廣大愛美人士切勿貪圖便宜,將自己的健康、生命推向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