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秋、國慶等節日臨近,食品安全問題再次引起消費者關注。昨天,有媒體稱,經抽樣調查廣東16省內城市的小品牌桶裝食用油,結果發現有八成產品不合格。對此,昨天省質監局發布最新的花生油生產抽查報告稱,從8月下旬至9月9日,省質監部門共抽取花生油樣品649批次,合格539批次,合格率為83%。省質監局指出,“這個合格率反映了廣東省花生油的總體水平”。據悉,質監部門今年以來對安全隱患突出的黑窩點進行嚴查,到目前為止,全省已查處取締食品生產黑窩點1348個。
劣質植物油多為小作坊生產
據了解,受消費習慣、消費水平等現實情況的影響,目前全省有1882家花生油小作坊,主要分布在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質檢人員指出,不合格食用植物油主要為小型企業和小作坊的產品,主要存在脂肪酸組成、相對密度、酸值、黃曲霉毒素、加熱試驗、過氧化值等項目不合格的問題。
據悉,各地已采取措施進行嚴厲查處整治,截至9月9日,全省各地共查處違法生產加工花生油的單位154家,報請當地政府組織取締無證照花生油加工單位96個。
花生油小作坊已全被監控
昨天有媒體稱,經對山寨品牌食用油調查,有68.6%抽樣樣品短斤缺兩;此外有部分抽檢的花生油樣本中,棕櫚酸、亞麻酸、花生酸的成分嚴重超標,有些甚至超過“國標”十幾倍,標示為純正花生油的,竟無一例是“純正花生油”,全部摻雜了棕櫚油、豆油、菜籽油等其他油品,賣的是花生油的價,卻全無花生油之實。
省質監部門稱,在該局的調查專項行動中,也發現有部分生產企業為降低成本而故意在花生油中摻入其它食用植物油,但上述抽檢不代表廣東食用油的整體情況。目前,全省共有食品小作坊6729家包括1882家花生油小作坊,全部落實了承諾書制度和臺帳登記制度。
■消費提醒生產日期越新越好
1.向衛生可靠和信譽良好的零售商購買,最好到大中型的正規商場購買名牌的花生油,并注意檢查其標簽上是否有標注“QS”標志,盡量不買散裝油;留意商店的花生油是否存放在陰涼的環境內;
2.要注意包裝上的配料表:花生油產品的配料表主要成分應該是花生油,如果配料表中除花生油還有其他食用植物油,則該產品就不是花生油而是食用調和油;
3.要注意生產日期和保質期:越新鮮的產品越好;
4.如發現包裝不清潔、已打開或破損,便不要購買;
5.看色澤:一般高品質油色淺,低品質油色深(香油除外),色澤深淺也會因其品種不同而略有差異;看透明度:一般高品質油透明度好,無渾濁,無沉淀和懸浮物,粘度小;
6.看油有無分層現象,若有分層則很可能是摻假的混雜油。
15%嬰幼兒配方谷粉不合格
本報訊昨天,廣東省質監局公布最新的糖果、果凍、含乳飲料、冷凍飲品、嬰幼兒及其他配方谷粉、嬰幼兒配方奶粉等12種食品抽查情況,結果顯示:果凍食品合格率僅67.5%,逾三成不合格;冷凍飲品合格率為76%,逾二成半不合格;嬰幼兒配方谷粉不合格率也有一成半。不過嬰幼兒配方奶粉和奶瓶奶嘴穩定,合格率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