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商局端掉四個瓶裝水造假窩點,查獲逾15000瓶假冒“怡寶”、“益力”
南方日報訊(記者/劉慕華)持續高溫天氣,瓶裝水銷量直線上升,而不少造假水混跡其中。最近,東莞市工商局經檢支隊一舉端掉了4個飲用水造假窩點,共查獲假冒“怡寶”、“益力”等瓶裝水約15000余瓶,標簽15萬余張、瓶蓋20余萬個等。
值得關注的是,這些造假窩點早已形成“一條龍”生產,把造假過程分成幾個工序,每個窩點僅負責一到二個工序,形成上下游關系,以此來逃避被執法部門追究刑事責任的風險。
貼名牌賣假水,造假窩點隱蔽
根據群眾舉報,在東莞市黃江鎮和常平鎮有多個生產加工假冒“C’estbon”(怡寶)和“益力”商標飲用瓶裝水的造假窩點。為準確掌握情況,市工商局經檢支隊執法人員事先對上述窩點進行了秘密踩點和摸底調查,摸清各個造假窩點的情況。
近日,經檢支隊執法人員會同市公安局經偵支隊等部門共同開展打假行動。經查,四個造假窩點中三個位于黃江鎮,一個位于常平鎮。造假窩點選址在人跡罕至的山角落,很難被發現;或在一些社區管轄范圍交會地帶,此地帶監管相對薄弱,容易形成三不管監管死角,給造假者可乘之機。
其中兩個窩點專門從事生產假冒“C’estbon”(怡寶)和“益力”商標飲用水空瓶,另外兩個窩點專門對空瓶進行灌裝,生產假冒的“C’estbon”(怡寶)和“益力”商標飲用水。本次行動查獲“益力”牌瓶裝水423箱(合計8316瓶)、瓶蓋185000個、標簽100000張、空瓶9785個;“C’estbon”(怡寶)牌瓶裝水344箱(合計6756瓶)、瓶蓋23000個、標簽51000張、空瓶1000個;益力和怡寶模具5套;生產機器一批。
造假窩點分散經營,形成“產業鏈”
值得關注的是,這些窩點并不是小作坊,而是形成了“產業鏈”,上下游通力配合,以此來逃避被執法部門追究刑事責任的風險。
據執法人員介紹,造假者采取分散經營的戰術,把造假過程分成幾個工序,每個窩點負責一到二個造假工序,形成上下游關系,由上游進行“吹瓶”,由下游進行灌裝后再交由他人銷售,這樣即使一個窩點被查獲也不會“全軍”覆沒。
并且造假人員會進行每日清貨,把做好的假貨當天運走,現場存貨不多,即使被查獲,由于數量不足也不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提醒:買名牌瓶裝水也須“多看看”
有的消費者買水時認為買品牌水就沒問題了,而現在造假技術越來越“高明”,如果買品牌水,也須多留個心眼,最好“多看看”。一般來說,如果是新瓶蓋,瓶口螺紋與瓶吻合且沒有磨損;如果是用過的,瓶蓋往往很松,容易漏水。此外,看外包裝字體、條形碼等是否清晰也很重要。
一知名品牌水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消費者若想避免買到假冒瓶裝水,去大商場購買瓶裝水的品質會更有保障些。若市民發現可疑瓶裝水或作坊,可撥打12315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