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街頭巷尾的店都打出“最低2折、買一送一、全場XX元起”等字樣的廣告,打折商品基本是夏季服裝,目前因秋冬裝即將上市,為了清理庫存,商家就全部清倉。而在市內幾家大型百貨商場內,同樣出現了商家瘋狂促銷的場面。
商家上演促銷大戰,讓市民得了不少“”。商場里全新上市的秋裝也很吸人眼球,男女款長袖上衣、厚面料的裙裝等,在貨架上與尚未完全過季的“同臺演出”。雖然買新款秋裝的人不多,但給商家帶來了不少人氣。
雖然打折能讓不少市民撿到“便宜貨”,然而,真的是那么低的折扣?真的有那么多的利讓給消費者嗎?一些不良商家會趁機把殘次品和積壓品等隱藏在打折商品中,或明明寫著全場5折,而實質上卻表里不一。購買打折商品,消費者還是應理性消費,選購時不能光看價格,最主要是自己是否需要。而且買前最好與打折前的價格進行對比,并留意其。
目前上打折服裝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商場節假日促銷,這一般不會有什么問題,商場的折扣一般也不會太低。另外一種是甩貨,就是這種最需要顧客擦亮眼睛看仔細。
一般來講,在商場里設有專柜的、成熟的、有一定知名度的服裝品牌,普通經銷商的價格大概在服裝價格的3~4折之間,而商場的場租、管理費等又占了營業額的20%左右。因此,有相當知名度的服裝品牌,即使是對于剛剛過季或即將過季的商品也頂多打5折或6折,這就已經基本沒什么利潤了,主要目的是別積壓資金。另外,一般知名的大品牌,為了自身的品牌效應也不會把折扣降得過低。對于這樣的“清貨”,消費者盡可以放心買。
而最需要加倍小心的就是低至3折、乃至低至1~2折的甩貨服裝。3折是服裝業甩貨的底限,這樣的折扣已毫無利潤可言了,低于3折甩貨只是為了減少庫存積壓、減少損失的行為。這樣的打折服裝也多是經過幾次的打折、促銷后,被顧客撿剩下的,要么就是殘次品,要么積壓不止一年以上,能真正淘到物美價廉服裝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這一輪剩下來的服裝,就會被以近乎低至廢品的價格賣掉。
目前,市場上也有專門經營折扣服裝的正規商場,這些商場里的打折服裝一般都是知名品牌,除去過季外,斷碼、有毛病也是被送到打折店來賣的重要原因。如果不太追求款式、潮流,這些服裝還是比相對低檔的服裝有品位,可信度也高。即使有毛病,也多是些專業人員才能看出來的小毛病,不影響穿。但買打折貨一定要多看、仔細挑選,才能淘到物美價廉的好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