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長江商報報道:網上瘋傳“房地產崩盤時間表”,稱將重蹈日本覆轍;專家稱——
房地產頻遇調控,一份“房地產崩盤時間表”也開始在網上流傳。它回顧日本1985年~1991年房地產市場走勢,發現與中國2005年~2008年房地產市場走勢頗為相似,最后更預言中國房地產會在明年崩盤。然而,多位專家卻表示,兩地銀行體系、人口結構、城市化程度不同,“崩盤”可能只是“預言”而已。
雷同
房價飛漲、低消費率、高儲蓄率
日本國土交通省本月公布調查顯示,日本地價在去年連續第二年下滑,商業用地價格跌至紀錄低位。
經濟起飛晚了近30年的中國,金融危機過后地產價格依然火熱。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2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0.7%,新建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3%。
“現在的樓市,確實和當年的日本非常相似。樹長不到天上去,這樣下去早晚要出問題。”曾在亞洲開發銀行任職的經濟學家、現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湯敏不無憂慮地表示。
中金公司香港研究部副總經理沈建光也表示,近期確實有部分投資者認為中國房地產泡沫嚴重、經濟過于依賴出口、貨幣面臨升值壓力等等,都與上世紀80年代經濟泡沫破裂前的日本類似。
此外,中國也與當年日本有相似的低消費率、高儲蓄率。在寬松的貨幣政策和穩健的財政政策方面,中國也和以前的日本雷同。
差異
政府控制力、銀行體系、人口結構
在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易憲容看來,當前高房價癥結在難以抑制的投機性需求。中國大量二、三線城市如今還可以吸引投機資金。所以這幾年房地產整體還難以遭到崩盤的結果。“但是一旦房地產泡沫破裂,后果將會比日本更嚴重”。
戴德梁行策略研究顧問部董事黎慶文更認為,內地樓市10年內都不會崩盤。中國內地金融體系與美國、日本甚至中國香港地區不一樣,央行對房地產信貸的控制力更強。
中金公司香港研究部副總經理沈建光也指出,泡沫破裂前,日本政府并沒有對商業銀行采取有效措施引導監管。中國政府對銀行和企業有很強的控制力,可以引導資金流向,出臺政策打壓房地產泡沫。
沈建光認為,另一個視角是人口結構。1985年日本城市化率達76.7%高點,城市化接近尾聲;中國城市化進程還處于加速階段。只要吸取日本的經驗教訓,采取有效及有前瞻性的政策,歷史就不會重演。
視點
要建立房價指標體系
“要用調控通脹的機制來調控房價,首先要建立統一的房價指標體系,建立城市的普通住房價格指數。同時,設立不超過居民年收入增長率的房價容忍指標,一旦超過這一指標,相關部門就要馬上啟動調控機制,例如調整房地產貸款利率、增加土地供應、提高購房首付。”湯敏認為,具體的調控手段可以再作探討,中國有條件在世界上首先建立一套完善的房價調控體系。
“這一容忍指標也要設立下限,房價大跌同樣不利于房地產市場的健康。”他說,最理想的狀態是通過這一體系,讓中國房價在四五年內實現“軟著陸”。 據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