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
從越南走私一個貨柜到廣西,花費只需2萬元
“嗚”凌晨3點鐘,一輛掛著桂A車牌的大型貨柜車大呼一聲,駛離鐘林收費站,不出半個鐘頭,就進入了市廣路。
許多年前,打私人員就發現了,鐘林和沙貝這些收費站,是攔截走私凍肉的好地方。“只要是凌晨兩三點鐘,你往那些地方一站,看到的貨柜車很多都是廣西來的。”小程在邊檢部門服役多年,曾多次參與打擊凍肉走私的行動。他和同事在長期的調研中發現,高峰期每天從廣西那邊過來的貨柜車就有兩三百輛。
這些貨柜車,每輛都拖著數十噸的凍肉,在拂曉前,奔往同一個目的地:大羅塘。
“大多數的走私凍肉都是從廣西的東興那邊過來的。”小程告訴記者,東興口岸,一直被業界視為國內通往越南和東南亞最便捷的一條通道。由于種種原因,當地也成為各種商品走私最活躍的一片灰色地帶。
一些禁止進口的凍肉,就算通過海運到了香港,也要繞道越南,然后再從東興那邊進來。番禺本地有位老板,就向警方供出其長年幫幾十家批發商收單,“想辦法”把貨從香港取道越南搞回番禺,一個25噸的標準貨柜收手續費56000元至58000元(包括從廣西到廣州的運輸費用),然后再以52000元至53000元的價錢轉包給一些物流公司做,每天都可以做到8至10個標準柜。
而一位同樣涉水很深的批發商也告訴記者,從越南那邊每弄一個貨柜過來廣西境內,成本都會被控制在3000美元左右。“有些貨由于來自疫區走正常程序根本通不了關;而有些貨,就算可以進口,但通關的各項稅費至少要23%,譬如牛腿肉,以4萬元一噸來講,一個標準柜就是100萬元,那通關的各種稅費加起來就要23萬。而走私只要2萬元人民幣。境內的物流成本則是一樣的。這里邊有多少差額利潤,可以算。”
“東興那邊有許多大老板是專門幫貿易商清關的,只要把錢交給他們,自己在國內接貨就行了。”一位匿名的報關員向記者透露。“剩下的所有事,一般的物流公司都可以搞定,境內是極少有人會來查的,非常安全。”
說很安全,這些走私大鱷的營生還是會在現實生活中遭遇一些突如其來的風險。正因為下半夜被業內認為是最安全的交接時間。所以,一些做灰色交易的批發商,每天從凌晨三四點鐘便要開始忙碌了。
利益鏈
正規公司做灰色交易,誰也說不清走私肉數量
3月11日。已臨近晚上11點了,五山地鐵口周邊的數十家流動宵夜檔前仍人頭擠擠,熱鬧非凡。一只只鍋爐被燒得滾燙,烤焦的雞腿、雞翅散發出濃烈的香氣,吸引著八方食客。
這條街的資深“走鬼”金萬銀告訴記者,即使在物價高企、肉價被炒到“快爆”的時候,大羅塘的上家仍能給出讓他們這些街頭小販可以接受的好價錢。正是這些廉價肉,使得他們的小本生意有了盈利的保障。
在廣州的地圖上,大羅塘是極為不起眼的一個小圓圈。然而,這個小圓圈,卻盤聚著一個全國最大的冷凍品批發集散地。
一份公開資料顯示,大羅塘冷凍食品市場的交易量已占據全國的70%,交易金額超過300億元。每年從這里流向全國各地的冷凍食品就多達數十萬噸。
大羅塘里邊銷售的凍肉,到底有多少是省外走私過來的?南方日報記者采訪過的五六個長期浸淫其中的業內人士都不無隱晦地表示“有一定的量”。在實地走訪中,記者發現許多批發商交易時都聲明不提供發票。他們一年走了多少貨,誰也不知道。
盡管執法部門每年都會在大羅塘查獲一些走私凍肉,然而,說起冷凍食品這個產業,一些當地的官員仍會不無自豪地稱贊,其不僅為當地創造了數以萬計的就業機會,還帶動了物流市場、飲食娛樂、金融服務、物業出租、房地產等許多相關行業的協同發展,不管論經濟效益,還是論社會效益,對番禺來說都是舉足輕重。
據了解,目前在番禺從事冷凍食品生產經營的供應商、代理商、運輸、冷庫、報關、批發零售、加工企業約有500家,其中大多數集中在大羅塘。“而很多正規公司,都在暗地里做走私肉。”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隱藏在行業深處的,實際是一條很長的灰色利益鏈。
監管
走私肉可能攜帶病毒傳播疫情
一直以來,番禺大羅塘冷凍食品市場都是省、市、區反走私工作的重點。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幾乎每年,番禺區打私辦均會組織公安、工商、交管等有關職能部門開展各種聯合行動和專項整治活動,并協調海關緝私部門對走私冷凍品行為進行查緝。
僅去年,番禺打私辦便組織開展聯合行動和專項斗爭12次,檢查冷庫3528間次,查獲涉嫌走私及來自疫區、腐爛變質冷凍品共1676.9噸,銷毀疫區、腐爛變質冷凍品55.6噸。
然而,由于走私凍肉多數來自廣西中越邊境,使得廣東的打私部門很難從源頭上控制這些肉品的流入。
“打私更像是一場持久戰。而信息的不對稱,則加大了打私部門的執法成本和執法難度。”一位從事打私工作多年的執法人員告訴記者,幾乎所有涉足銷售走私凍品的批發商,都是把同種類的正規貨和走私貨混搭起來銷售的。“這些人對執法部門的一舉一動都了如指掌,跟打游擊一樣,一找到空隙就出手。”
不過,有業內人士認為,由于冷凍食品是本地的支柱產業之一,不排除這也會成為影響到執法一個因素。
記者接觸到的多位本地人士就表示,凍品走私雖逃避關稅,但彌補了國內食品的供給不足,有助于解決就業和平抑物價,也沒什么不好。
這一說法遭到了一些食品專家的反對。有專家認為,面對走私凍品,所有利益相關方和監管方都應該有一種底線意識,那就是至少要保障食品的安全。
據了解,冷凍肉品在整個肉品市場上已占有絕大多數的比例。除少數素食者外,肉品幾乎是每一個當代家庭必備的食品。一些凍品批發市場每年動輒數十萬噸的投放量,亦反映出,一旦監管失控,那些沒有經過檢驗檢疫把關的外來凍品,必然要流向千家萬戶,最終通過口腔進行人體內部。
而進食攜帶了禽流感、口蹄疫、瘋牛病等病毒細菌的肉類食品,很可能損害人體健康,甚至危及生命。這是已經被許多疫情報告所證明的科學結論。
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的蔣愛民教授認為,從常識來看,未經過檢驗檢疫程序把關的食品,出現問題的概率肯定要比從正規渠道來的食品高很多。
- 1
- 2
- 上一頁
-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