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劉道偉
國際名牌屢耍大牌 92.9%受訪者呼吁不慣它們壞毛病
民調顯示:
消費者崇洋心理、相關部門監管不力和企業違法成本低,是某些國際名牌在中國市場欺客的主因
一款耐克雙氣墊籃球鞋,在美國售價為125美元(約800元人民幣——編者注),到了中國后,兩個氣墊縮水成一個氣墊,價格反而飆升到1299元。近日,北京市工商局重罰耐克公司區別對待中國和國外消費者一事,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在互聯網上搜索不難發現,不止耐克,從蘋果產品維修的霸王條款,到豐田皇冠汽車的“暗召回”事件,再到愛馬仕等奢侈品在中國銷售時不提供驗貨服務……近年來,一些國際名牌頻頻對中國消費者“耍大牌”,這一行為引發國人不滿與聲討。許多人追問,為什么這些在其他國家表現得“老實厚道”的國際名牌,到中國之后,卻要換一副面孔?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搜狐網,對3332人進行的一項在線調查顯示,88.7%的受訪者購買過國際名牌的產品。38.4%的受訪者直言自己遇到過國際名牌“耍大牌”。
國際名牌“耍大牌”三大表現:服務人員態度傲慢、售后服務不到位、維修困難
家住上海市閔行區的劉波,半年前從蘋果公司官方網站購買了一部iPhone手機。讓他沒想到的是,這部價格昂貴的新手機,在很短時間就出現了故障。劉波將出故障的手機拿到蘋果公司特約維修點進行維修,維修人員拆開手機后發現,機內的防拆標識不見了,以此認定這部手機之前就被私自拆開過,因此拒絕維修。
維修人員詳細檢查后發現,劉波手機的SIM卡卡槽編號和手機序列號不一致,開關機鍵也并非是原裝的,這就說明劉波購買的手機,其實是一部已經被私自拆開過的“問題機”。劉波非常氣憤,來到蘋果官方門店要求換一部新手機,但門店卻以手機已使用超過15天為由不接受調換,只能提供維修服務。
家住廣州市的張軍,最近也遇到了一件讓人窩火的事。一個月前,張軍購買不到一年的尼康單反相機出現了故障,他便將相機拿到當地的尼康維修點維修。當時,售后人員告訴他15天就可以修好,可現在三四個15天都過去了,維修點卻總是以零件未到為由,遲遲未將相機修好。當追問到底何時才能修好時,他們也總是支支吾吾地不斷搪塞。“單反這么貴,壞了本來就很心痛,現在卻根本不知道修不修得好、什么時候才能修好,這樣的品牌以后誰還敢買?”張軍感嘆。
國際名牌“耍大牌”都有哪些具體表現?調查中,62.2%的人表示是“服務人員態度傲慢”,48.8%的人提出是“售后服務不到位”,48.4%的人表示是“維修困難”,35.4%的人表示是“出現問題投訴無門”,28.8%的人認為是“產品質量差”。
“耍大牌”的違法成本太低,是一些國際名牌“屢教不改”的根本原因
國際名牌為何能在中國市場頻頻“耍大牌”?調查顯示,受訪者首選“消費者崇洋心理慣壞了國際名牌”(74.7%),其次是“相關部門監管不力”(73.8%),排在第三位的是“國際名牌企業違法成本低”(67.3%)。
54.9%的人認為是“檢測手段有限,對產品安全性等缺乏具體評估”,47.9%的人認為是“消費者集體維權缺乏制度保障”,42.1%的人表示是“消費者維權意識差”。
對于國際名牌屢次“耍大牌”的原因,盈科律師事務所的王守亮律師認為,很大程度上是當前我國國際名牌市場處于賣方市場,特別是一些國際名牌產品采用限量版銷售等饑餓營銷模式,造成商品的需求過剩,致使部分國際名牌企業忽視市場服務,養成“店大欺客”的習慣。
“立法不足、執法不嚴是國際名牌能在我國經常‘耍大牌’的重要原因。” 華中科技大學民法學講師滕銳,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指出,我國消協曾炮轟過不少國際名牌的霸王條款,但效果都不太明顯。這是因為當前許多國際名牌在我國“耍大牌”的違法成本太低,這是一些國際名牌“屢教不改”的根本原因。
滕銳進一步解釋說,所謂違法成本低,是指目前我國針對產品質量保護的法律界限比較模糊、執法人員專業水平不夠,讓一些國際名牌有機可乘。同時,我國類似的消費維權案件一般受理周期長,訴訟成本高,讓很多消費者很難在出現問題之后,及時獲得賠償,維護自己的權益。
- 1
- 2
- 上一頁
-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