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成都)大會四大新看點揭秘
2023-09-13 中國質量報 點擊:次
中國質量(成都)大會四大新看點揭秘
9月1日,以“經濟復蘇中的質量變革與合作”為主題的中國質量(成都)大會在四川省成都市正式開幕。這是繼2014年中國質量(北京)大會、2017年中國質量(上海)大會、2019年中國質量(深圳)大會、2021年中國質量(杭州)大會之后的第五屆中國質量大會,也是首次由西部城市承辦的中國質量大會。
中國質量(成都)大會按照“國際視野、中國特色、四川特點、成都韻味”的目標來設計,相較于以往的中國質量大會,本屆大會有四大新看點。
新主題:經濟復蘇中的質量變革與合作
歷屆中國質量大會都根據當時國際國內質量發展的形勢背景,提出鮮明的會議主題,聚焦重大熱點問題,激發參會者興趣和熱情。如中國質量(北京)大會的主題是“質量創新發展”,中國質量(上海)大會的主題是“質量:改善供給引領未來”,中國質量(深圳)大會的主題是“質量變革共享”,中國質量(杭州)大會的主題是“質量數字綠色融合”。
本屆大會就是基于當今世界共同關注的經濟復蘇問題,結合全球經濟發展形勢,圍繞黨中央、國務院對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以“經濟復蘇中的質量變革與合作”為主題,目的就是彰顯中國政府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心和信心,凝聚以質量提升提振消費信心、促進經濟復蘇等方面的共識。
市場監管總局質量發展局局長劉三江表示,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全球經濟恢復正處于關鍵期,各國對通過質量合作促進經濟發展充滿期盼。本屆大會以“經濟復蘇中的質量變革與合作”為主題,吸引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舉辦一屆高水平的中國質量(成都)大會,有助于展示中國質量發展成就,向全世界講好中國質量故事,進一步提升世界對中國質量品牌的信心和認可度;有助于倡導全社會樹立視質量為生命、以高質量為追求的鮮明導向,引導全社會學習先進質量標桿,進一步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有助于推動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向國際社會展示中國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心和信心,釋放中國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強烈信號,進一步促進國際質量合作與交流。辦好本屆質量大會意義重大。
新模式:大會﹢展覽
過往4屆中國質量大會,都只有大會一種模式。今年的中國質量(成都)大會,積極探索會展結合的辦會模式,舉辦“質量之光——中國質量管理與質量創新成果展”。展覽由市場監管總局、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指導,中國質量報刊社、四川省市場監管局、成都市市場監管局主辦。整個展覽堅持“簡約、節儉、大氣、統一”的辦展原則,旨在展示中國質量發展成果,講好質量品牌故事,促進質量國際交流,助力世界經濟復蘇發展,進一步凸顯中國質量大會的實效性。
展覽的展館為成都世紀城新國際展覽中心1號館、2號館,面積約2.2萬平方米。展覽內容分為序廳和主題展區兩個部分。序廳主要展示中國質量工作成果、中國與有關國際組織和國家(地區)開展質量交流合作情況,以及大會各主辦單位質量工作舉措成效等。主題展區主要展示中國質量管理創新先進企業、部分區域品牌、國家級質量技術機構及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和發展等情況。統計數據顯示,參展單位達240余家。
本次展覽將呈現3個特色:一是展示成果豐富。本次參展企業涉及行業和內容廣泛,既有體現中國特色的質量變革創新先進經驗,又有大國重器、新能源汽車、家用電器、電子消費品、食品農產品等新技術、新產品,還有國家級質量技術機構和服務業企業等參展,可以說是一次匯集中國質量發展最新成果的盛會,是交流質量管理新技術、新方法、新模式的重要平臺。二是展覽方式新穎。展覽將同步開通線上“云展廳”,旨在打造永不落幕的質量創新成果展,持續擴大展會影響力。三是展覽與服務結合。展覽除了展方法、展技術、展產品,還將設置發布區,由參展單位發布新產品、新技術,做直播宣介,同時在有關媒體宣傳。
新平臺:質量工作者的大舞臺
中國質量(成都)大會會期一天半,活動內容豐富、精彩不斷。大會由多部門聯合舉辦,設置了一系列分論壇,舉辦質量成果展,為質量領域政產學研企各方代表提供交流合作機會,真正把大會辦成質量工作者的大舞臺。
9月1日上午,大會舉辦開幕式和主論壇。屆時,國務院領導發表重要講話。市場監管總局黨組書記、局長羅文主持開幕式,四川省領導以及緬甸副總理吳溫欣、世貿組織(WTO)副總干事讓-馬里·波岡、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主席烏爾麗卡·弗蘭克、國際電工委員會(IEC)主席喬·庫布斯等,分別代表東道主、外國政要、國際組織發表致辭。德國萊茵TÜV集團管理執行董事會主席富筆、中國美國商會總裁何邁可、中國歐盟商會副主席馬曉利、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永好、法國梅里埃營養科學集團首席執行官尼古拉斯·卡地亞等工商界人士發表演講。
9月1日下午,大會同步舉行8個分論壇,分別是:分論壇一“開展質量提升、建設一流企業”,發布解讀《中央企業質量發展報告(2023)》,探討中央企業踐行質量強國戰略、推進質量提升的做法。分論壇二“民營企業質量效益型發展暨2023民營經濟標準創新周四川專場活動”,發布民營企業標準化工作形勢分析報告,宣介四川質量政策環境,組織國內外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優秀民營企業研討民營企業質量工作前沿趨勢,探索標準創新服務高質量發展路徑。分論壇三“深化國際質量合作、助力穩定全球供應鏈”,立足國際視野,通過與有關國家、國際組織和國內外企業展開質量對話交流,推動質量領域國際間深度合作。分論壇四“公園城市標準化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城市實踐探索”,發布成都市公園城市標準化建設相關成果、四川天府新區公園城市標準體系,圍繞“中國式現代化城市建設”與“國家標準化戰略實施落地”雙重目標,探討分享公園城市標準化建設理論與實踐經驗。分論壇五“完善質量基礎設施、推動經濟穩定復蘇”;圍繞支撐技術創新、先進制造、現代管理等重大需求,研討質量基礎設施建設新思維、新研究、新實踐。分論壇六“企業首席質量官質量變革創新良好實踐”,交流企業首席質量官工作推進情況,發布企業首席質量官質量變革創新優秀典型案例,研討企業首席質量官質量變革創新方法。分論壇七“數字化質量管理創新與實踐”,發布企業數字化質量管理創新與實踐典型案例,探討數字化質量管理前沿趨勢、理論與實踐創新成果。分論壇八“質量教育發展與展望”,發布質量強國建設微視頻優秀作品,宣講質量教育政策措施,研討質量教育前沿趨勢,探索質量人才培養、質量教育創新發展路徑。除傳統政策解讀宣講、主題演講等環節,多場論壇專門設置了質量成果發布、優秀案例分享、嘉賓對話、專題研討、沙龍交流等環節。9月1日下午同步舉辦國家級標準計量質量技術機構與四川企業對接會。
9月2日上午,大會舉行閉幕式。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標準化組織(GSO)主席薩德·胡塞比、國際質量基礎設施網絡(INetQI)主席肖恩·鮑爾森、華晨寶馬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戴鶴軒,以及上海交通大學原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林忠欽,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苗慶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袁潔等中外嘉賓發表演講。閉幕式將發布《成都質量倡議》,舉行下一屆(第六屆)中國質量大會交接儀式,第六屆中國質量大會舉辦城市將正式揭曉。
新成果:促進四川質量發展
四川是我國西部經濟大省、人口大省、資源大省、質量強省。近年來,四川省委、省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遵循習近平總書記“打造帶動西部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等重要指示,堅持走以質取勝之路。過去5年來,四川省消費品質量合格率、公共服務質量總體滿意度、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等一直保持全國前列、中西部領先位置,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全國1.2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營收占比超過20%,地區生產總值達5.67萬億元,著力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走出了治蜀興川高質量發展新路徑。成都市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極核”,獲得全國首批質量強市示范城市,也是西部地區唯一獲得中國質量獎及提名獎殊榮的城市。
結合西部大開發、鄉村振興、成渝雙城經濟圈等重大戰略,本屆中國質量(成都)大會將圍繞四川省特別是成都市特色產業,組織有關全國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和在華國際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單位、國家質檢中心、國家檢測認證機構、國家計量技術組織等,與四川相關企業和技術機構對接、洽談、簽約,積極促進當地的質量發展,讓承辦地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國家級標準計量質量技術機構與四川企業對接會是中國質量(成都)大會的特色活動,由市場監管總局、四川省政府共同主辦,四川省市場監管局承辦。對接會以“強化質量基礎、賦值現代產業”為主題,邀請近140名國家級標準計量質量技術機構專家學者和近270名四川優秀企業代表,共同商討深化質量基礎設施合作,為構建具有四川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有力的質量支撐。
深入交流研討,打造分享理念、凝聚共識的平臺。對接會邀請質量基礎設施領域專家、技術組織和四川企業代表,分別圍繞國家質量基礎設施賦能現代化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質量鏈等作主旨演講和主題發言,分享質量基礎設施服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經驗和做法,進一步宣傳推廣先進質量管理理念,增進以質量基礎賦能現代產業的思想認同。
開展供需對接,打造牽線搭橋、質量問診的平臺。對接會聚焦四川省六大優勢產業(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食品輕紡、能源化工、先進材料、醫藥健康)和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人工智能、生物技術、衛星網絡、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無人機),搭建國家級技術機構與四川企業互聯互通橋梁,面對面開展對接,圍繞企業需求、瞄準質量短板,研討解決辦法和改進方案,推動質量基礎設施精準服務、靶向發力,助力“提質強企”。
加強合作共建,打造夯實基礎、提升供給的平臺。對接會上,市場監管總局將宣布批準在四川成立或籌建一批國家級質量基礎設施技術平臺,部分國家級技術機構將與四川省市場監管局簽署合作備忘錄,與部分四川企業商討合作事項、簽署合作協議。這一系列措施既有利于優化國家質量基礎設施戰略布局,擴大服務半徑,又有利于增強四川省質量基礎設施發展能力,帶動四川乃至西部地區質量競爭力整體提升。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