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二手房計稅價格上調使該市場交易量下跌,這讓剛從樓市“限購令”緩解過來的家居業再迎挑戰。據部分家裝、家具品牌透露,今年2季度以來,他們的交易量均出現疲軟,雖然近年來高端進口家具市場勁頭十足,但后期服務卻始終跟不上。
僅就北京而言,提供家具增值服務的軟裝公司不在少數,但服務品質仍有待提高。如果說高端進口家具的一站式服務是未來家居業得以發展的藍海,那么這也將是企業比拼實力,行業重新洗牌的新一輪廝殺。
市場疲軟 軟裝花費比例走高
調查數據顯示,2010年北京新裝修家庭中,平均裝修費用為75938.6元,軟裝花費占總裝修支出的36.4%。而到了2012年,軟裝平均花費占比已經超過40%。
而北京樓市“限購令”實施以來,家居市場可謂飽受風霜,其間,家得寶、環三環等家居賣場退市,小型家具作坊更倒閉無數。如今,隨著樓市的回暖,家居行業終于趨向平穩,然而從東方家園、祥和之家等賣場的退出,仍能看出目前家居市場的疲軟。
另外某京派家具品牌總裁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從今年6月中旬開始,其產品交易量出現疲軟,相比去年有所下降。
“分析未來市場環境,別墅、精裝房高端樓盤亟須的軟裝服務,可謂前景無限,因此,開拓軟裝市場幾乎是各企業的一致目標。”業內人士表示,目前的軟裝行業還處在起步階段,無論是產品、設計水平還是軟裝品牌的號召力,遠沒有形成規模,究其原因和企業定位不專一有密切關聯。
交叉式經營撞出新思維 開辟全新產業鏈
對此,歐羅匯國際家居總裁陳曉太也贊同:“事實上, 2011年我們重金打造了百強國際家居館,其中80%賣得是進口家具,只有20%是百強制造的家具,可光看家居館的牌子,老百姓都以為這里是百強專賣店,結果往往空跑一趟。而絕大多數購買進口家具的消費者提出的,幫他們制定軟裝方案并落地,我們同樣滿足不了。這就是定位上的不準確!”
陳曉太表示,好在他們較早認識到這個問題,并將該館改成了專賣高端歐洲家具的歐羅匯國際家居,與此同時,他們請意大利設計師為顧客提供專業的軟裝服務,包括設計、監工等等。
有過家裝經驗的消費者對“一站式體驗購物”一定有過耳聞,可實際上,無論裝修公司還是軟裝設計公司,甚至家具企業在這方面都達不到真正意義上的“一站式體驗購物”。尤其是很多專做軟裝設計的公司,雖然有龐大的家具、飾品、布藝等軟裝產品的資源庫,但體現在情景間里的卻少之又少,消費者最終只能通過圖片和效果圖買單。
陳曉太正是意識到了這一點,因此,在歐羅匯國際家居所有的家具品牌,不僅各有獨立情景間,甚至根據風格的不同,陳曉太還特別在外設計了幾個實體別墅情景間,讓消費者在選擇家具的同時得到全方位的軟裝服務。
從制造業到服務業 家具品牌定位需專一
對于歐羅匯而言,代理進口家具是一個全新的產業鏈,它脫離了制造業的平臺,集合了代理商以及設計師的雙重身份。“論材質,進口家具不占優勢,但它為什么有市場,甚至可以逆勢上揚,關鍵就在于它背后的文化、歷史以及它的工藝。”陳曉太說。
據了解,北京進口家具館不止兩三家,其中不乏市場認可度高的企業,而高端消費人群有限,歐羅匯此番進軍進口家具市場能否順利分得一杯羹?陳曉太表示,撇開上文中提到的軟裝服務是目前其它進口家具館欠缺的,再者,這次在定位上,他們也十分清晰、專一,只做金字塔尖兒上的家具。
“況且論展館面積而言,我們也是北京進口家具館中最大的。這樣一來我們很容易就有了自己的市場。”陳曉太坦言,目前他們已經接了幾單客戶,每單的預算都在一千萬到兩千萬之間,而這也更加堅定了他對未來高端家具以及軟裝市場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