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3G發牌僅過4年,4G就已經迫近,這意味著聯通和電信的3G投資尚未享受盈利回報,就不得不推倒重來,重新花錢建設或升級4G網絡,世間不劃算的事,莫過于此。
與此同時,由于“寬帶中國”戰略的實施,寬帶網絡的建設也將成為未來數年三大運營商的一個重要任務,其中聯通與中電信更要擔當主力,這也將占用兩家運營商大量的投資資金。
在2011年,中電信的496億資本開支中,有66.8%用于寬帶投資,今年計劃投入的540億中,寬帶網的升級改造更高達70%;而聯通今年計劃的1000億投資中,寬帶數據和基礎設施傳輸網也占據一半份額。
與手握超過3000億現金流的財主中移動不同,截至去年底,聯通的現金流只有665億,而電信則只有274億。
3G尚未斷哺,寬帶吸金正緊,此時再為4G增加巨額的建網、補貼、營銷等龐大預算,聯通和電信必將捉襟見肘。
電信搶跑FDD-LTE
讓聯通和中電信失望的是,4G牌照的發放時間,不但難以推延,反而在不斷提前。
在2011年以前,從政府到業界曾普遍認為,因為產業鏈的發展遲緩,中國至少需要2-3年才會發放4G牌照,但自今年春節后,各方的觀點都迅速轉身,時間表隨之大大縮短。
“主要有兩個原因!币晃恢幸苿觾炔咳耸空J為,全球通信設備市場走低,導致2011年各大設備廠商業績跳水,促使產業鏈集體轉向4G,希望籍此度過寒冬;同時,TD-SCDMA向TD-LTE平滑升級技術的成熟,解決了3G與4G中國標準雙手互搏的后顧之憂,讓決策層下定決心,抓住時間窗口,推動TD-LTE盡快商業化,角逐國際市場。
這顯然打亂了聯通與中電信的預期部署。
在今年3月的兩會上,中電信董事長王曉初與聯通董事長常小兵都認為,發展4G為時過早,“現在還不是討論4G牌照的時候”,但現在,他們已經不得不認真考慮應對。
在11月的十八大上,王曉初坦承,中電信已經于幾個月前,開始在上海、南京、廣東等地建設4G實驗網,而常小兵也表示,中國將逐漸建設4G移動網絡,唯一的問題是何時建設。
與此同時,兩運營商的投資與補貼開支也變得愈加謹慎。比如電信未來將停止2G手機補貼,中國聯通對千元3G智能手機的補貼力度,也從此前最高的50%下調至20%-30%。
此時,他們更擔心的問題,已經從發不發牌照,變成發什么牌照。
在兩家運營商內部,自上而下的一致看法是,最好的結果是建設FDD-LTE,其次是TD-LTE加上FDD-LTE混合組網,最差的選擇是建設TD-LTE。
“原因很簡單,FDD-LTE的產業成熟度比TD-LTE更加領先,可能有更穩定的網絡和更好的終端,這看上去影響不大,但在市場競爭時卻關鍵而致命,”一位電信員工說,“而在產業鏈的影響力上,領先者的優勢更會持續累積,不斷拉大與落后者的差距!
與之相比,此前海外多家CDMA運營商轉向FDD-LTE,讓3G同樣采用CDMA標準的電信有前車可鑒。
對此,常小兵認為,不同的運營商根據自身戰略作出不同安排,并不值得大驚小怪,也沒有必要要求所有的運營商都是一個模式。
而中電信則以實際行動表達了自已的搶跑期望,近期各地開建的實驗網,無一例外都是FDD-LTE標準。
來自中國電信內部的消息稱,兩周前集團公司高層與幾個大省的負責人曾有一次碰頭會,會議中傳出的消息是工信部有意發給中國電信TD-LTE牌照,而參加這次碰頭會的人士均對此強烈反對!叭绻且o我們發放TD-LTE牌照,我們已經想好了,就是建一張試驗網,不會去大力發展。”
向TD-LTE傾斜
目前,4G發牌的具體政策依然處于混沌。
在坊間,各種不同猜測已不絕于耳,從2家FDD-LTE運營商、2家TD-LTE運營商,3家TD-LTE運營商到各種混合組網牌照,都有人提出。
但大多數業內人士認為,就中國目前的頻率資源來看,如果不考慮混合組網,最具效率的情況,是2家運營商獲得TD-LTE牌照,1家運營商獲得FDD-LTE牌照;而如果考慮混合組網,在扶持TD-LTE的既定戰略下,三家運營商都獲得TD-LTE牌照與頻率資源的可能性同樣存在。
不過,這些傳言目前都只能止步于猜測與建議。根據《財經國家周刊》記者了解,目前發改委、工信部等部門還在深入調研與討論扶持TD-LTE發展的政策意見,4G發牌細節則還遠未到確定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