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位快遞業資深人士看來,此次并購交易被歐盟委員會否決,“絕非簡單從經濟的角度考量,其背后很可能隱含有政治因素以及行業巨頭之間關系的微妙平衡。”
UPS雖然會為TNT支付2億歐元的補償款,但對于TNT而言,其財務壓力依然難解。特別是在并購失敗的消息傳出后,其股價一度暴跌41.3%,這對于缺乏穩定戰略投資者的TNT股東而言影響更為明顯。
中國業務暫未受影響
“從直接影響來看,UPS并購TNT失敗并不會對兩家公司在中國的業務立刻帶來特別大的變化,”幾位物流業內人士均持類似觀點,但有看法認為,“對TNT而言,其影響要大過UPS,特別是在華的業務方面。”
在宣布將尋求出售之后,TNT的業務相應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去年業績增長并不如意。去年年初出售了其在印度的公路快遞業務,提出要將未來發展重點放在國際快遞業務上。而其去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中曾顯示,中國國內卡車零擔貨量減少是其在亞太地區收入增長放緩的主要原因之一。
這也使TNT在華全資子公司天地華宇未來的前景成為一個未知數。去年下半年曾有消息表明,中信集團將并購天地華宇,但一直未有相應的新進展。
自全資并購華宇物流之后,TNT對天地華宇在華業務進行了大手筆的布局,也使得天地華宇在國內公路零擔貨運業務上一直處于市場份額領先的地位,并在2010年獲得母公司15億元資金的注入。
而在TNT宣布將接受UPS并購之后,天地華宇在兩家企業對未來業務整合的通盤考量中便處在相當尷尬的位置,一位前TNT管理人員此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果能夠最終實現合并,天地華宇只剩出售一條路可走,因為這個業務不在UPS目前在華的考慮范疇之內。”
持續近一年的并購案最終未能成功,但待售的天地華宇卻失掉了關鍵的發展期,目前國內公路快運領域一些本土企業如德邦物流等已經迅速對天地華宇形成圍剿之勢。
而UPS已經獲得國內快遞業務牌照,并在國際快遞領域繼續保持著市場地位,同時也在加緊布局醫藥物流等細分市場,對國內快遞企業而言依然是一個危險的外來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