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口有業主反映,稱買房7年至今沒有領到房產證。記者調查發現,該市目前約有230萬平方米“無證房”。
多小區業主稱買房無法辦證
日前,網民發帖稱,2004年在海口市北京萬業房產開發公司購置的一套小戶型改造房,至今領不到房產證,同樣情況的房子在該棟樓里就有7套。隨后,有網民跟帖反映,海口戎居公寓、東盛名苑、良緣雅苑、金桃苑等多個小區均遭遇領不到證問題。
國龍公寓業主李女士告訴記者,2004年買了套房子,至今沒有領到房產證,“現在連開發商都找不到了。”
戎居公寓400多戶居民從2006年陸續入住,至今未領到房產證。業主于洪說,業主和開發商打官司,“官司贏了,開發商既不賠錢,也不辦證。”
該公寓開發商公司工作人員王女士介紹,“老板說盡快辦證,但沒有明確時間。”
海口東盛名苑小區業主程漢榮說,2007年售房,“開發商承諾一年內辦房產證”,400多戶業主至今沒有拿到房產證,“現在不理不睬”。
海口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證實,該市部分業主多年領不到房產證情況屬實。
該局副調研員王賀清坦言,據統計,2009年海口市有300多萬平方米“無證房”,拿不到證的購房者超過3萬戶。一年多來,海口市共受理辦理96個項目91萬多平方米的“無證房”,處理完畢登記發證的41萬多平方米,正在辦理中的約50萬平方米,仍有約230萬平方米“無證房”。
開發商多違規影響辦證
王賀清說,可以通過整改辦證的“無證房”將辦證,對工程質量、消防驗收不過關等嚴重違規的樓房,將采取拆除、舊改等方式解決。
王賀清建議,應嚴罰違法違規企業,提高違法成本。海口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房產管理處副處長吳河指出,商品房預售制度也是重要因素。
記者調查發現,涉及“無證房”小區注冊公司大多消失,開發商無從尋找。
房產證為何辦不下來?
住建局稱開發商多違法違規影響辦理進度
有網民質疑說,每次問開發商都說到房管局排隊排不下,真正原因是什么?
海口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房產管理處副處長吳河說,在海口積壓房地產處置過程中,開發商存在違規違法行為,造成項目無法驗收和辦證。
該局副調研員王賀清說,一些樓盤開發商擅改規劃設計用途,超容積率,還有拖欠工程款,轉包導致建設資料遺失,工程無法驗收。還有開發商,做完項目就分紅解散,“把樓賣完了,錢拿到了,公司注銷了,房產證卻辦不下來。”
吳河說,戎居公寓屬于多項驗收沒有通過,無法辦證。良緣雅苑小區開發商涉嫌一房兩賣,無法辦理合同備案及預告登記等。
政府部門是否失職?
住建局官員承認政府監管乏力
一位網民質疑說,“無證房”房場亂象,多年政府部門為何管不住?監管不力和不到位,有關部門是否應負直接責任?”
海口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調研員王賀清說,海口“無證房”問題突出,“政府不能推脫監管責任,但監管確實比較乏力,我們也很無奈。”
2009年底,海口市政府成立15個職能部門組成的解決辦證歷史遺留問題領導小組,出臺解決辦證問題文件。截至目前,問題仍未完全解決。
王賀清說,開發商取得開工建設手續后,監管部門不可能天天守在工地。同時,開發商違法成本低廉,違法獲利豐厚,“有的開發公司,房子一賣完就人去樓空,換身‘馬甲’玩金蟬脫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