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忽悠”購房人可以花3萬元辦理5年納稅登記,被查實后,剛剛進入房地產行業3個月的小許(化名)被公司辭退,成為新政后首個因違規而被驅逐出行業的二手房中介行業的業務員,而這家公司也因為沒有嚴格執行新政而挨罰。記者昨日獲悉,本市首輪房地產經紀行業專項執法工作已于近日結束,159家房地產中介門店被處以關停、停止存量房網簽等處罰。
從上月1日起,《房地產經紀管理辦法》正式開始實施,作為我國第一個專門規范房地產中介行為的部門規章,《辦法》中嚴格要求,房地產中介禁止吃差價、禁止簽陰陽合同,從業人員應持證上崗、應該簽署勞動合同等。
也是從當天起,市、區兩級執法部門對經紀機構信息公示不齊全、發布虛假房源信息、違規從事租賃代理、違規群租、簽訂陰陽合同、強行扣押客戶押金等行為開始進行重點整治。而這次檢查針對的,則是對存量房簽約量大、投訴量大的235個經紀機構,以稽查執法任務函形式向區縣進行任務分解,并要求各區縣對熱點區域內840家門店進行全面檢查。
在突擊檢查這段時間里,各區縣建委(房管局)執法組織和房管所各顯神通,通過突查、拉網式檢查等方式明察暗訪。檢查開始10多天,“市住建委在暗訪,抓到就嚴查重罰”的消息在二手房中介商中傳開,很多門店從4月中旬紛紛自己撤下掛在窗戶上當招牌的諸多不實房源,并按規定增加投訴舉報電話。
“我們不知道什么時候會有人來暗訪,這段時間約客戶看房都小心了很多。”在花市的一家二手房中介門店里,店長小心翼翼地掛上已經核實并簽署委托合同的房源,“前一陣整面落地窗都是空的,我進這行5年了,還頭一次遇到這種事兒呢。”
“我們多謝媒體的監督與跟進,給我們提供了很多線索,同時我們也歡迎市民通過市住建委熱線舉報。”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統計信息顯示,截至近日,16個區縣及亦莊開發區累計檢查經紀機構294家、門店737家,實施行政處理328起、行政處罰159起,提請暫停11家經紀機構存量房網簽,關停7家未備案的違規經紀機構。據市住建委執法大隊信息顯示,朝陽實施行政處理、處罰分別為68起和51起,順義分別實施78起和33起,位居全市之首。(記者 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