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討房路:房產商綁架了誰
陜西寶雞均利公司開發房產項目10年未交房成“樓停停”,陷入“業主維權政府維穩”怪圈
- 關注焦點
陜西省寶雞市均利廣場,因開發企業陜西均利集團寶雞分公司資金鏈斷裂,10年來時建時停,被當地人稱之為“樓停停”。
目前所知均利分公司欠債2億多元,引資計劃擱淺,破產重整遇阻,集體維權事件不斷,政府部門疲于應付。
10年間,“集體維權——政府部門雖協調不能徹底解決——集體維權再現——政府再協調……”這種模式循環多次。
今年5月18日,坐落在寶雞市中心地段的均利廣場,“絕版位置”、“升值無限”的大幅標語,懸掛在廣場周圍。地上堆放著大量建房用的沙子,多家早已開業的鋪面關門歇業。
按照規劃,作為寶雞市地標性建筑的均利廣場,要建500米高的亞洲最大曲線旱噴金字塔。問到這個塔為何沒建時,一名路過的市民指著沙堆說:“金字塔?10年了,房子都沒建好,哪來的金字塔!”
“千戶萬人”
十年討債只能排隊領小錢
未按計劃建設的金字塔,與“千戶萬人”的十年討債相比,實在微不足道。
據當地匯報材料統計,目前向陜西均利集團寶雞分公司(下稱均利公司)追債的人包括商鋪600余戶,預購房者200余戶,還有210余名持股者要求分紅。
上述討債者,多次到公司討錢。商鋪投資者并成立維權組織,每月集中兩次討租。
“拿不出錢來”,對方的答復從一致終。
“公司要不到,就跑到總裁家里去。”一名商鋪業主張宇(化名)說,沒有結果,都被均利公司的口頭承諾擋了回來。
之后,業主們決定上訪。
張宇說,起初業主們也想通過法律解決,并聯名提起訴訟,要求均利還錢交房。
據張宇介紹,寶雞市中院執行局受理后,將原本同一問題、同一個被執行人案件,分散到寶雞和西安多家法院內分別審理,均利公司得以從容應對。
“我們曾質問政法系統的領導,他們說分散執行是為了讓我們多拿點錢。”張宇說,均利公司房產被查封變賣,所得款項先被銀行拿走,業主只能不定時地領到1000到2000元。
商鋪業主反映,均利公司承諾的返租,有的只收到過一次,多數業主2004年后再也沒有收到。
招商引資
均利項目獲政府力挺
“千戶萬人”涉及均利公司兩個項目。
1997年前后,陜西省均利集團,獲得寶雞市火車站對面的經二路東段83畝原體育場地塊,規劃按照東西兩區開發:東區建住宅樓和商鋪,西區建住宅樓———羅馬花園。
均利集團由原陜西均利(國際)物業發展有限公司改制而成,注冊資本1.218億元。2000年,均利集團在寶雞成立分公司———均利公司,先期開發均利廣場東區。
作為政府招商引資項目,均利廣場獲得力挺。
當時的寶雞市規劃局局長和文化局局長等人,紛紛在《寶雞日報》上撰文,稱該項目的建成將改善寶雞市投資環境,還將為寶雞人營造一方“樂土”。
此外,均利公司還開出了高額的回報。
記者獲得的均利2001年商鋪宣傳材料顯示,均利推出的商鋪返租經營,即業主所購商鋪交由均利公司打理,業主每年分紅。按照協議,均利承諾,業主每年所得返租為購買商鋪時房款總價的10%。
在官員力挺和高額租金的刺激下,2001年均利廣場商鋪剛建成,600多商鋪全數售出。
“當時不是買,應該是搶。”商鋪業主張宇告訴記者,沖著總價10%的回報,他用5萬多元買了一間10平米商鋪。據其介紹,當時很多人排隊選購商鋪后,大多與均利簽訂協議,將商鋪交由對方打理。
商鋪銷售一空,均利公司啟動新的項目。
2002年,均利公司開始開發羅馬花園住宅樓。該項目預計售樓320套,原定2005年8月31日前交房。
與均利廣場東區相同,羅馬花園同樣受到政府支持。
奠基儀式上,當時的寶雞市主要領導均出席并剪彩。因開發羅馬花園,均利公司還被寶雞市政府授予“房地產開發先進單位”,并當選“市級重點項目保護單位”。
多數業主回憶,政府的推介,成為購買的主要動力。就這樣,320套預售樓盤,很快售出216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