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金鏈條
交納保證金后無后續資金
這么好的銷售業績,為何還會有眾多討債者?
知情人介紹,均利公司投資房地產,在繳納了約2000多萬土地保證金后,后續資金始終未能跟上。保證金后來又被沒收,公司資金鏈斷裂。
寶雞市均利公司匯報材料顯示,均利開發商鋪時資金就很緊張,因此才打出高額返租回籠資金。
材料詳細列舉了均利的欠債。
均利代理經營的商鋪,到2009年年底,仍欠業主租金本金等至少4177萬元。羅馬花園樓盤完工至少仍需1200萬。兩個項目,均利拖欠各類工程款至少3600萬。材料最后結論,要解決均利債務,至少要1億。
到去年均利提出破產重整時,經會計事務所審計,公司負債總額2.62億元。
寶雞市駐均利公司維穩小組的匯報材料稱,從2004年開始,由于盲目擴張和經營不善,均利資金鏈斷裂,羅馬花園建建停停持續,十年未能交房。
知情人透露,為了扭轉被動,均利曾于2002年發行內部股票。募集資金未能解決問題,相反,因股票發行后不能提供分紅,均利追債人又增加了210余人。
因此,統計下來,均利債主包括商鋪600余戶業主,200余戶羅馬花園購房者和210余名等著分紅的持股者,可謂“千戶萬人”。
討債維權
政府部門“想盡辦法”維穩
如此規模的討債群體,成為當地穩定中的一個隱患。
寶雞市政府一份匯報材料顯示,從2004年7月開始,東區商鋪業主為了討要返租金,引發堵路等活動,他們還到西安、北京集體維權。
該匯報材料稱,業主中130人4次赴西安集體維權,到寶雞市政府集體維權5000余人次,到渭濱區則高達8000余人次。6年來,維穩小組協調勸解了業主群體到各級政府維權200多次,共計13000多人次。
多名受訪者稱,為防止均利問題引發不穩定因素,當地政府想盡辦法。
渭濱區一不愿具名的官員坦承,這些年來,政府一直在協調均利問題,竭力保證穩定。均利問題善后小組副組長、寶雞市渭濱區金陵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李勝利表示,政府雖不是主體,但一直忙著協調。
比如,2005年,羅馬花園第三次停工。為解決資金問題,寶雞市委維穩辦協調該市中院,解封均利部分樓房,為均利爭取到5000萬元抵押貸款。然而,由于欠債太多,2006年羅馬花園封頂時再次停工,維權事件再次增多。
為了解決問題,維穩辦和市區政府還協調解封了均利十余畝土地,引來西藏東鑫建設有限公司(下稱東鑫公司)寶雞分公司的投資,但是東鑫公司經理尹再勇介紹,由于均利認為十余畝土地換2000萬太不劃算,多次反悔,導致東鑫注資800萬換來的羅馬花園北側約7.3畝土地無法開發,承諾1200萬元換剩余土地開發權也已成空。引進東鑫注資解決“樓停停”問題,因此陷入僵局。
寶雞市政府維穩小組還發布公告,要求業主將房款由首付補交至九成,所得800多萬續建羅馬花園。但復工不久,羅馬花園再次因為欠債太多停工,交房成奢望。
無解之題
重整引發不滿 政府墊資未果
無奈之下,疲于維穩的市區政府維穩辦要求均利拿出方案,徹底解決問題。
2010年年初,均利公司提出破產重整計劃。
知情人介紹,均利找到投資人,對方要求整體接手,這意味著均利不但要收回東鑫公司“在有關領導批示以及駐均利工作組的協調下”已辦理土地使用權證的7畝多土地,還要回購商鋪,解封其他地塊。
均利公司向寶雞渭濱區法院申請破產重整,2010年3月10日,該法院認為,均利喪失清償能力,裁定均利破產重整,并公布整個計劃。
“多數業主擔心破產重整中權利無法保障。”張宇說,加上均利“不考慮升值”原價回購商鋪,重整計劃遭到眾多業主反對。
去年4月28日上午,均利破產管理人召集債權人開會,解釋溝通重整政策法規。因商鋪業主和羅馬花園購房者一起開會,導致理解偏差。次日,近40名業主,獲知省委巡視組正在寶雞巡視,便到省委巡視組所住賓館前維權。
“業主們堵在賓館大門前,要求反映情況。”尹再勇說。
事件引起寶雞市委書記市長的重視,他們指示維穩小組盡快解決。
時任寶雞市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的烏永陶和常務副市長上官吉慶等人召開會議,決定由法院劃撥均利公司執行款200萬,渭濱區政府墊資400萬,作為羅馬花園復工資金,爭取去年年底交房。
“政府這樣做,不得已。”上述知情人說。
600萬元墊資用光,只完成了部分剩余工程,羅馬花園再次停工。
維穩小組再次提交報告,稱2010年年底交房無望,只能延期至今年5月1日。
直到今年7月,多數業主告訴記者,房仍未交。
日前,記者就此問題向寶雞市政府協調小組相關負責人李勝利咨詢,對方回應稱,配套設施還沒建好,因此沒有交房,不過“房子已經可以裝修”。
□本報記者 陳寧一 陜西寶雞、西安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