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作為保障性住房主力軍的經濟適用房遇到了不少質疑。
在北京,一些經濟適用房被業主用來出租的情況被揭露出來。而在濟南、杭州、昆明、石家莊等城市,經濟適用房被棄購的新聞層出不窮。
經濟適用房到底經濟了誰?這種住房保障方式是否還有繼續存在的必要?諸如此類的疑問開始出現在各類媒體上。
石家莊官方否認經濟適用房棄購
沒有人想到,比商品房價格低的經濟適用房會遭到棄購。
8月,不少媒體將目光盯住了石家莊,這個城市的經濟適用房是否遭到棄購是媒體關心的問題。
按照一些媒體的報道,石家莊市兩個經濟適用房小區因為價格高而被一些業主放棄,千余套經濟適用房遭遇棄購。
“只有不到10戶退房,并沒有外界說的大量退房的情況。”石家莊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副局長韓東波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否認了棄購事件。
按照韓東波的介紹,早在今年3月30日、31日,經濟適用房小區安苑小區二期、南嶺小區就公示了價格,每個樓層的價格都進行了公示。房價在2000多元每平方米。
5月22日,這兩個小區進行了銷售,大部分業主在進行了選號、簽訂購買合同之后,也基本上交了錢。
但就在這之后,部分業主認為價格太高,開始向石家莊市、河北省有關部門反映。一些業主還在網絡上發布了對這個兩個小區價格的疑問。
“市里、省里都很重視。”韓東波說,石家莊市物價局重新對這兩個小區的房價進行了審核,石家莊市審計局、河北省審計局也相繼進行了審核,最終確認房價沒有問題。
韓東波向記者提供了幾個數據。今年6月,石家莊房屋均價4080元/平方米,兩個經濟適用房小區周邊300米范圍內有兩個商品房項目,其中麗日清城4000元/平方米,鳳凰城4200元/平方米。
如果單純從數字上對比,這兩個小區的價格并不算高。但相對過去,這個價格確實不低。
“這個小區的地塊是從2003年開始征用的,兩個小區建設的時候剛好趕上建材最貴的時候,但不能因此就說價格過高。”韓東波說,被用來對比的石家莊另一處經濟適用房小區是5年前建設的,當時什么配套都沒有,1000多元/平方米的價格很多人都覺得高。
韓東波表示,安苑小區是石家莊規模比較大的小區,建設很好,門口的公交線路有十幾條,里面有幼兒園、小學、中學,綠化達到31%,小高層、高層都有,玻璃是中空玻璃。政府重新修了路,配套設施已經很完備。
在他看來,普通市民在看待經濟適用房房價的時候沒有計算財務成本,“如果房價高了,物價局就不會同意。利潤率是肯定控制在5%之內的”。
有限產權是業主們關心的另一個重要問題。在產權性質上,石家莊市的規定與國務院的規定并無區別,按照國務院的文件,經濟適用房是有限產權。但正是這樣的有限產權,讓百姓覺得不太舒服,總覺得自己花錢買了房子,房子卻不完全是自己的。
在業主們反映這些問題之后,韓東波也與購房人進行了溝通,他得到的答復是,要買房,不要退房。
如果這些情況都是真實的,為什么會出現一些業主對價格不滿的情況?
“以前經濟適用房是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現在變成面向低收入家庭。河北省要求到2010年前經濟適用房與廉租房面向的群體并軌。石家莊在今年就實現了并軌,購買人群里甚至包含了低保家庭,可能造成了個別想買房子但買不起的情況。”韓東波說。
石家莊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經濟適用房建設管理處處長何新會告訴記者,還有一些業主看到新建的廉租房也不錯,覺得花錢買房還不如獲得廉租房,所以出現了上訪反映問題的情況。
“1040元/月/人,今年在石家莊,低于這個標準的就是低收入人群。他們的住房問題可以通過租賃補貼、廉租房、經濟適用房三種方式得到解決。”韓東波說,低收入人群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自由選擇。
經濟適用房存廢之爭
就在石家莊經濟適用房被指棄購之后,昆明也出現了同樣的情況。在開盤近5個月之后,昆明市子君村經濟適用房仍有一多半的房屋無人問津,價格是其重要原因。
其實,不僅今年,早在2007年,就已經出現經濟適用房被棄購的事件。
2007年7月,濟南204套經適房過半被棄購;2008年8月,杭州第一期經適房兩成遭棄購;2008年12月,廣州首批經適房1170套被棄購;2008年,該年度深圳市388套經濟適用房遭棄購。
伴隨著這些城市經濟適用房棄購的出現,一些城市的政府官員表示,不再需要經濟適用房。
今年8月20日,廣州市住房保障辦公室副主任黃信敬表示,廣州市政府有意向要多建廉租房、少建經濟適用房。
廈門市規劃局局長趙燕菁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經濟適用房的制度設計在一開始就存在先天缺陷,在制度上千瘡百孔,基本上是不可持續的。廈門已經基本沒有經濟適用房。
在趙燕菁看來,經濟適用房破壞了現有的市場機制,會誘發腐敗和欺詐,而且在技術上無法掌握一個人真實的財務狀況。
與其觀點相似,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理事長茅于軾一直以來就反對經濟適用房的建設,在他看來,經濟適用房本身是最大的貪污腐敗,它既不講效率,更不講公平,比賭博還要壞。
在早期的經濟適用房中,大戶型、可以上市流通等設計似乎是在為有錢人建設。在北京,一度出現開著好車住經濟適用房的場景。
但在我愛我家房地產經紀公司控股公司副總胡景輝看來,相比第一代經濟適用房,如今的經濟適用房已經在制度設計、監管等方面做出了很多改進,比如戶型控制在60平方米以下、有限產權、上市受到限制等等。
“用廉租房替代經濟適用房的做法不可行。”胡景輝說,廉租房的租金維持小區正常運轉都困難,還需要政府貼錢,如果全部建設廉租房,政府資金壓力太大。而建設經濟適用房,則可以通過出售的方式將資金回籠用于新的經濟適用房、廉租房建設。
面對近期經濟適用房出現的種種問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房保障司司長侯淅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經濟適用住房是現階段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有效方式。各地特別是一些住房價格較高的大中城市,適度發展經濟適用房仍然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住房供求關系緊張、房價上漲較快的特點短期內難以改變,大中城市里多數新產生的城市家庭需要政府的幫助,才能實現住有所居。”侯淅珉說,如果完全實行政府財政投資建設廉租房,財力難以承受。而實行經濟適用房政策,政府以土地、稅費優惠補貼一部分,讓有支付能力的家庭承擔一部分,共同解決住房問題,具有現實可行性。
“經濟適用房是近一段時間內保障低收入人群住房的好辦法,但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是不是也可以進行一些探索?”韓東波提出了心中的疑問。
已經有一些城市對住房保障進行了探索。
韓東波告訴記者,長沙的做法是不建設經濟適用房,給低收入家庭一次性的住房補貼,讓其通過商品房市場解決住房問題。如果在獲得住房補貼之后將所購房屋出售,需要將住房補貼退還政府。在河北,邢臺市也實行了貨幣補貼政策。
但韓東波承認,在經濟發展好的地方,補錢的方法可行,但在經濟不發達的地方,這個方法就難以實行。
“全國很多城市都在探索經濟適用房的去留,有的說還要建,有的說不建。我覺得,一個政策出來不能統得太死,關鍵在于不論用什么方法,把低收入人群住房保障了就好。”韓東波說。
廣州經適房 大起大落為哪般
不久前,廣州市黨恩新街、萬松園兩個房源點出現“爆棚”。
經濟適用房登記購房意向的第一天,工作人員現場派發了約3500份購房意向登記表,有1210戶家庭提交了購房意向登記。但據了解,此次政府用于首批銷售的經適房,只有590套。
早在2007年,廣州就曾出現“萬人排隊搶購經濟適用房”的場面。當時,上萬名市民凌晨6點排隊領取經濟適用房購買登記表。
經適房是政府為解決低收入困難家庭住房問題而推出的一項保障性住房政策。但在2008年,廣州市的經濟適用房卻曾嚴重“遇冷”。短短三年間,一個城市的經適房市場大起大落,到底為哪般?
曾被“棄購”的經適房
2008年11月,廣州市推出了2145套經濟適用住房。最終只有975套被認購,有1170套沒有售出。6個房源點只有聚德花苑銷售一空。
“就我爸媽來看,那些房送給他們都不要,位置不方便根本就是不合理!”大二學生朱文婷告訴記者。
這已經不是特例。據報道,近期昆明3000套經濟適用房就遭遇“棄購”。有申購者指出,這批經適房利潤超過國家規定的3%,導致定價超高。另外,經適房屬于政府保障性住房之一,而政府保障性住房選址多在偏遠地區,對購房者生活造成不便。“房價降低,家庭生活成本卻提高了。”一些低收入家庭認為,出于上學就醫的考慮,他們也只好棄權。甚至有些特困戶寧可住在十幾平方米的舊房子里,也不愿意搬入寬敞但配套不完善的新居。
而今,盡管廣州新一批的經適房因設在鬧市而“爆棚”,但依然難敵當初的火熱場面。網上調查顯示,對于“你認為經濟適用房經濟嗎?”的問題,有83.1%的被調查者選擇了“ 不經濟”;被問到“你認為經濟適用房是否有利于改善生活?”時,45.1%的人認為“不利于”。緣何經適房既不“經濟”又不“適用”?
“經適房業主本身只擁有有限產權,未來房產轉讓將會有所限制;經適房往往地理位置并不算好,生活便利性不足。”經濟學博士馬紅漫在媒體上表示,經適房價格必須有一個較之于市場價格的下浮,這是市場規律使然。而在充分體現了市場因素的作用之上,則需要相關部門考慮社會因素和保障住房屬性,要確定經適房低于商品房價格的一個基本幅度。
多建廉租房,少建經適房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王憲榕建議,政府應多建廉租房少建經適房。江蘇省政協委員許尚龍認為,應以廉租房全面取代經濟適用房。“廉租房取得成本較低,不像經濟適用房需要購買,能迅速解決多數低收入者的安居樂業問題,同時還能為商品房市場騰出發展空間。”
根據廣州政策,在經適房申購打分排序輪候中,越是收入低、住房困難的群眾分數越高,分數越高就越容易買到房。但有的市民盡管符合申購條件,也拿到選房資格,卻因為戶型太大付不起月供而放棄;有的市民就成為租住廉租房不夠條件,買經適房又買不起的“夾心層”。
據了解,今明兩年,廣州將建設408萬平方米的保障型住房,其中要特別加大廉租房的建設規模。2009年,廣州市計劃共推出近3000套經濟適用住房,同時大幅增加廉租房建設規模,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的建設比例由原來的1∶9調整為2∶1。
而針對住房保障建設用地落實比較困難,很多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都希望未來的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選址在就醫就學方便的老城區的問題,廣州也提出了“二手收購廉租房”的初步設想。“從二手房市場收購房源作為廉租房。收購工作將按照季度有計劃推進,主要在市區范圍內選擇收購50平方米以內,價格適中的二手房。 ”這是廣州市國土房管局今年啟動的一項舉措。
另外,廣州今年將探索建立“經濟租賃房”的可行性。“收入水平低、但又不符合廉租房條件的,可以租賃經適房,租金比廉租房貴,并且按照申請人收入高低區分租金高低。”廣州市住房保障辦負責人表示,希望這可以解決“夾心層”的住房問題。
解決住房困難才是終極目的
據了解,廣州計劃2012年底前,基本解決77177戶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問題。這次590套經適房的銷售對象,正是這77177戶中已取得《廣州市經濟適用住房準購證明》的家庭。廣州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副局長黃文波介紹,截至2009年8月12日,全市已受理17639份經濟適用住房購房申請,已取得《準購證明》且正在輪候購房的申購家庭有10218戶。
近期,廣州市萬松園經濟適用房,平均每29戶搶購一套房子。黨恩新街的經濟適用房的供需也達到了1比7.5的比例。所有的房子在3天之內全部銷售完畢。“這兩個點交通非常方便,周圍的配套設施包括醫院、學校,非常齊全,并且它的價格是真真正正的"經濟"。”廣州市住房保障局局長黃信敬表示。
但對于“二手收購廉租房”和“經濟租賃房”的設想,不少專家提出疑問。如果政府收購二手房做廉租房,可能會因為房源較緊,業主將提價出手而導致廉租房不“廉”;而房源分散,也可能造成不利管理。“政府打算采購的 50平方米以內的二手房房源,也是市場最搶手和最緊俏的房源,投資客和中等收入人士都愿意購買,除非政府出價特別高,否則就難以達成交易。”廣州知名房產研究專家韓世同指出。
更有社會人士指出,與其租住經適房不如多建廉租房。“關鍵就要看政府是否有擴大廉租房的魄力,是否愿意拿出更堅定的惠民決心,以解決更多人的住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