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正如網友所說:“北京是個有多少錢都能花的出去,但是沒有錢也能生存的城市。”2010年,“蟻族”的主要聚居區——北京市唐家嶺村面臨拆遷。大約5萬唐家嶺租客不得不另覓他處。其中70%為大學生。政協委員打算在提案里重點強調低收入群體的安居問題。

重慶政協委員感受蟻族蝸居生活當場落淚(圖)

“蟻族”,并不是一種昆蟲族群,而是“80后”一個鮮為人知的龐大群體——“大學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群體”,指的是畢業后無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很低而聚居在城鄉結合部的大學生。“蟻族”,是對“大學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群體”的典型概括。他們是有如螞蟻般的“弱小強者”,他們是鮮為人知的龐大群體。同名圖書《蟻族》就是描述這一群體的讀物。
首先,螞蟻具有較高的智商。據相關研究表明,螞蟻有25萬個腦細胞,在所有的昆蟲中,是最聰明的物種。螞蟻的高智商能用來描繪該群體所具有的“高知”、“受過高等教育”等特點。其次,螞蟻屬群居動物,一個蟻穴里常常有成千上萬只螞蟻,這也與該群體在物理狀態下呈現出聚居生活的特征相吻合。此外,螞蟻很弱小,但若不給予其足夠的重視,螞蟻也會造成嚴重的災害(如蟻災),因此有人稱螞蟻為“弱小的強者”。螞蟻這些特點與該群體弱勢、低收入、不被人關注,易引發諸多社會問題等方面極為相似。
此外,螞蟻還有許多容易被我們忽視的優點,而恰恰是這些優點,與該群體有著高度的相似性。比如螞蟻永不言棄的精神:如果我們試圖擋住一只螞蟻的去路,它會立刻尋找另一條路。要么翻過或鉆過障礙物,要么繞道而行。還比如螞蟻所具有的期待情懷:整個冬天螞蟻都憧憬著夏天。在嚴冬中,螞蟻們時刻提醒自己嚴寒就要過去了,溫暖舒適的日子很快就會到來。即便是少有的冬日暖陽也會吸引螞蟻們傾巢而出,在陽光下活動活動筋骨。一旦寒流襲來,它們立刻躲回溫暖的巢穴等待下一個艷陽天的召喚。此外還有螞蟻勤勤懇懇、全力以赴的工作態度等等。這些特點,都是“大學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群體”的真實寫照。
生存現狀
生活條件差、缺乏社會保障、思想情緒波動較大,挫折感、焦慮感等心理問題較為嚴重,且普遍不愿意與家人說明真實境況,與外界的交往主要靠互聯網并以此宣泄情緒。
“蟻族”多從事保險推銷、電子器材銷售和餐飲服務等低層次、臨時性的工作,絕大多數沒有“三險”和勞動合同,有的甚至處于失業、半失業狀態,收入低且不穩定。
“蟻族”聚居處社會問題
與現實生活中“蟻族”的龐大數量想比,在社會關注度上,“蟻族”卻是一個極少為人所知的群體。現在社會上經常出現的是以“農民工、下崗職工、農民”為主題的媒體報道和學術研究,而有關“蟻族”的學術研究和媒體報道,都寥寥無幾。在外來流動人口成為新聞媒體和文學作品(特別是打工文學)關注的主題,同時也日益成為學術界的主流話語和焦點時,“蟻族”卻埋沒于“青年農民工”、“流動人口”、“校漂族”等字眼之下,他們既沒有納入政府、社會組織的管理體制,也很少出現在學者、新聞記者的視野之中。在某種程度上,這是一個被漠視和淡忘的群體!這是一個少有人關注和同情的群體!
“蟻族”在主流話語中的缺失,并不代表他們在現實生活中不重要!
2010年,“蟻族”的主要聚居區——北京市唐家嶺村面臨拆遷。大約5萬唐家嶺租客不得不另覓他處。
發展趨勢
隨著中國社會城市化、人口結構轉變、勞動力市場轉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等一系列結構性因素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選擇在大城市就業。再加上國際金融危機的到來,“蟻族”的數量在未來幾年內必將急劇增加。因此,盡管“蟻族”還沒有形成社會學意義上的“社會階層”,但日益顯現的“蟻族”現象應當引起社會的充分關注和重視。
執著未來憧憬明天
“蟻族”,一個孕育著希望的群體,他們受過高等教育,充滿智慧,不畏艱難,樂觀開朗,面對現實,敢于接受挑戰,懷揣夢想,有著質樸的信念,對未來充滿美好的期待,尤其相信通過奮斗實現自己的理想,絕少抱怨。他們知道,大學校門已走出,而社會的大門還沒有完全敞開,這是一個艱難的過渡,也是一個必然階段。不少“蟻族”表示,從表面看我們很苦,其實那是打拼的過程,人生的經歷本就包括艱難和辛酸,條件差正應該是艱苦奮斗的起點。
目前,學者廉思撰寫的有關“蟻族”的研究報告得到了有關領導的高度重視,“蟻族”現象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北京市相關部門已經開始著手為該群體立法,并已經開始了初步的調研工作,“蟻族”困境有望得到較好的解決。

重慶政協委員感受蟻族蝸居生活當場落淚(圖)

“蟻族”,并不是一種昆蟲族群,而是“80后”一個鮮為人知的龐大群體——“大學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群體”,指的是畢業后無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很低而聚居在城鄉結合部的大學生。“蟻族”,是對“大學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群體”的典型概括。他們是有如螞蟻般的“弱小強者”,他們是鮮為人知的龐大群體。同名圖書《蟻族》就是描述這一群體的讀物。
首先,螞蟻具有較高的智商。據相關研究表明,螞蟻有25萬個腦細胞,在所有的昆蟲中,是最聰明的物種。螞蟻的高智商能用來描繪該群體所具有的“高知”、“受過高等教育”等特點。其次,螞蟻屬群居動物,一個蟻穴里常常有成千上萬只螞蟻,這也與該群體在物理狀態下呈現出聚居生活的特征相吻合。此外,螞蟻很弱小,但若不給予其足夠的重視,螞蟻也會造成嚴重的災害(如蟻災),因此有人稱螞蟻為“弱小的強者”。螞蟻這些特點與該群體弱勢、低收入、不被人關注,易引發諸多社會問題等方面極為相似。
此外,螞蟻還有許多容易被我們忽視的優點,而恰恰是這些優點,與該群體有著高度的相似性。比如螞蟻永不言棄的精神:如果我們試圖擋住一只螞蟻的去路,它會立刻尋找另一條路。要么翻過或鉆過障礙物,要么繞道而行。還比如螞蟻所具有的期待情懷:整個冬天螞蟻都憧憬著夏天。在嚴冬中,螞蟻們時刻提醒自己嚴寒就要過去了,溫暖舒適的日子很快就會到來。即便是少有的冬日暖陽也會吸引螞蟻們傾巢而出,在陽光下活動活動筋骨。一旦寒流襲來,它們立刻躲回溫暖的巢穴等待下一個艷陽天的召喚。此外還有螞蟻勤勤懇懇、全力以赴的工作態度等等。這些特點,都是“大學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群體”的真實寫照。
生存現狀
生活條件差、缺乏社會保障、思想情緒波動較大,挫折感、焦慮感等心理問題較為嚴重,且普遍不愿意與家人說明真實境況,與外界的交往主要靠互聯網并以此宣泄情緒。
“蟻族”多從事保險推銷、電子器材銷售和餐飲服務等低層次、臨時性的工作,絕大多數沒有“三險”和勞動合同,有的甚至處于失業、半失業狀態,收入低且不穩定。
“蟻族”聚居處社會問題
與現實生活中“蟻族”的龐大數量想比,在社會關注度上,“蟻族”卻是一個極少為人所知的群體。現在社會上經常出現的是以“農民工、下崗職工、農民”為主題的媒體報道和學術研究,而有關“蟻族”的學術研究和媒體報道,都寥寥無幾。在外來流動人口成為新聞媒體和文學作品(特別是打工文學)關注的主題,同時也日益成為學術界的主流話語和焦點時,“蟻族”卻埋沒于“青年農民工”、“流動人口”、“校漂族”等字眼之下,他們既沒有納入政府、社會組織的管理體制,也很少出現在學者、新聞記者的視野之中。在某種程度上,這是一個被漠視和淡忘的群體!這是一個少有人關注和同情的群體!
“蟻族”在主流話語中的缺失,并不代表他們在現實生活中不重要!
2010年,“蟻族”的主要聚居區——北京市唐家嶺村面臨拆遷。大約5萬唐家嶺租客不得不另覓他處。
發展趨勢
隨著中國社會城市化、人口結構轉變、勞動力市場轉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等一系列結構性因素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選擇在大城市就業。再加上國際金融危機的到來,“蟻族”的數量在未來幾年內必將急劇增加。因此,盡管“蟻族”還沒有形成社會學意義上的“社會階層”,但日益顯現的“蟻族”現象應當引起社會的充分關注和重視。
執著未來憧憬明天
“蟻族”,一個孕育著希望的群體,他們受過高等教育,充滿智慧,不畏艱難,樂觀開朗,面對現實,敢于接受挑戰,懷揣夢想,有著質樸的信念,對未來充滿美好的期待,尤其相信通過奮斗實現自己的理想,絕少抱怨。他們知道,大學校門已走出,而社會的大門還沒有完全敞開,這是一個艱難的過渡,也是一個必然階段。不少“蟻族”表示,從表面看我們很苦,其實那是打拼的過程,人生的經歷本就包括艱難和辛酸,條件差正應該是艱苦奮斗的起點。
目前,學者廉思撰寫的有關“蟻族”的研究報告得到了有關領導的高度重視,“蟻族”現象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北京市相關部門已經開始著手為該群體立法,并已經開始了初步的調研工作,“蟻族”困境有望得到較好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