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近7個月的“2007上海首屆365綠色家居公益檢測維權活動”昨天結束。記者從主辦方的“抽檢發布會”上獲悉,經權威機構隨機抽查近兩百余戶居民家庭顯示,有九成被測戶室內出現空氣污染,并存在不同程度的甲醛超標;八成多被測戶存在TVOC有機揮發物濃度超標,其污染大多是由非綠色建材裝修或添置非環保家具引發的。
專家透露,這些污染源一般是從建筑裝飾材料、油漆、涂料、膠粘劑中釋放出來的,輕者會引起咽喉不適,皮膚紅腫等,嚴重時會導致人體中樞神經系統、肝、腎和血液中毒。
上海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中國室內裝飾協會質量工作委員會等相關組織機構開展多方深入調研匯總,歸納出存在于室內裝飾市場上的三種不同程度侵害消費者權益現象———
侵權現象之一:故意拖延室內裝修的竣工日期。按規定裝修公司在竣工驗收階段,要進行第三方正規法定檢測機構進行空氣檢測。而部分裝修公司故意拖延竣工日期,利用業主急于入住的心態,讓其先行入住,從而逃避室內裝飾空氣污染超標的責任。有部分家具供應商不提供或提供虛假的環保E1級家具證明,導致正在進行房屋裝修的業主無法識別空氣污染的根源。
侵權現象之二:出具虛假檢測報告。有些室內空氣凈化公司技術能力低下,使用技術極其簡陋、數據極不準確的所謂“五合一、六合一”便攜式多功能空氣檢測儀進行空氣檢測,或不把空氣現場取樣及時送到權威檢測實驗室,且與不法裝修公司合謀,導致出具不準確甚至是虛假數據的檢測報告。
侵權現象之三:使用劣質凈化產品。部分室內空氣凈化單位與裝修公司為了實現利潤最大化,采用假凈化或者使用劣質凈化產品,或者減少凈化產品的使用量,讓不知情的業主一直生活在空氣污染超標的環境內,導致誘發疾病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