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電腦發展之路不平坦
三大梗阻有待疏通
□ 本報記者 徐建華/文
5月9日是西方的母親節。這一天,剛為人母的許女士收到了丈夫送給她的一份神秘節日禮物——美國蘋果公司最新推出的平板電腦產品iPad。
此前連iPhone(蘋果的一款手機)都沒接觸過的她,發現自己不用學習任何使用方法,就能隨意按著按鈕玩游戲。
當預先下載到iPad中的美國迪斯尼公司的“玩具總動員”有聲讀物啟動時,許女士不由自主地發出了興奮的驚嘆:“這個給女兒用不是很好嗎?影像又清晰,可以代替幼兒讀物。要不再買一臺吧!”
自從蘋果高調推出自己的平板電腦產品iPad之后,正在全世界重新刮起一股平板電腦的熱潮,無論是國際知名的IT廠商還是國內知名的IT品牌,無論是惠普、戴爾、聯想這樣的PC(個人電腦)廠商,還是微軟、谷歌這樣的非PC企業,都開始將目標瞄準了平板電腦這一新的熱點領域。
蘋果再掀市場熱潮
自從喬布斯執掌蘋果以來,似乎它每推出一款新產品或宣布進軍一個新領域,都能在全世界引起不小的轟動,3年前進軍手機領域推出iPhone手機時如此,今年高調推出平板電腦iPad同樣如此。
應該說,蘋果并不是最早宣布開始平板電腦研究的品牌,也不是最早推出平板電腦產品的企業,但毋庸置疑的是,依靠大批蘋果忠實擁躉的熱捧和自己獨一無二的品牌號召力,蘋果卻憑著iPad的推出,成功引領了全球平板電腦發展的第三波浪潮。
這個被很多人稱之為大號iPhone的平板電腦新產品,號稱具有繪圖、電子游戲、看電影等十大應用,在美國發布首日就創下了銷售量達30萬的佳績,這一驕人戰績使其追平了當年的明星產品iPhone。
正是因為iPad的出色表現,很多媒體都將2010年看成是平板電腦發展的新紀元。
9年前,當微軟的創始人比爾·蓋茨首次提出平板電腦概念時,這一新產品的發展前景并未得到眾人的認同。“應當說從平板電腦概念最初的提出到現在,整個平板電腦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2001年概念的提出;第二個小高潮出現在2005年至2007年,聯想牽手微軟推出的平板電腦產品X41成為此次小高潮的助推劑;iPad的推出,可以看成是第三波浪潮,有可能會推動平板電腦的銷售出現一個轉折點。”易觀國際高級咨詢顧問張麗君說。
質量改進軟硬兼施
何為平板電腦,從微軟提出的平板電腦概念產品上看,平板電腦就是一款無需翻蓋、沒有鍵盤、小到足以放入女士手袋,卻是功能完整的PC。
平板電腦是PC家族新增加的一名成員,被看成是下一代移動商務PC的代表。其外觀和筆記本電腦相似,但不是單純的筆記本電腦,它可以被稱為筆記本電腦的濃縮版。其外形介于筆記本和掌上電腦之間,但其處理能力大于掌上電腦,比之筆記本電腦,它除了擁有其所有功能外,還支持手寫輸入或者語音輸入,移動性和便攜性都更勝一籌。
一般而言,平板電腦的主要特點是顯示器可以隨意旋轉,一般采用小于10.4英寸的液晶屏幕,并且都是帶有觸摸識別的液晶屏,可以用電磁感應筆手寫輸入。平板式電腦集移動商務、移動通信和移動娛樂為一體,具有手寫識別和無線網絡通信功能,被稱為筆記本電腦的終結者。
張麗君表示,從平板電腦首款產品推出至今,隨著科技的進步,平板電腦本身的質量也在不斷改進,而這些正成為平板電腦發展的有利因素之一。
從質量角度來看,平板電腦的質量改進來自軟件和硬件兩個方面。在硬件方面,隨著IT廠商對平板電腦的不斷重視,英特爾也在不斷改進平板電腦的芯片水準;軟件方面,除了最初微軟的操作系統外,現在主流的操作系統都支持平板電腦,如蘋果的iPad用的就是自己的操作系統。還有就是觸摸屏、手寫技術以及應用軟件,都處于不斷的發展之中,這一切科技的進步,都推動了平板電腦質量的提升。
市場定位尤為關鍵
PC界似乎永遠不缺乏明星,也不怕折騰,從臺式機獨步天下再到筆記本笑傲江湖,然后上網本開始隆重登場,再到如今的平板電腦。
但能折騰并不意味著消費者一定會買賬。2007年,英特爾曾炒起移動互聯網,推出了凌動處理器,規劃了兩大終端路線,即MID(移動互聯網設備)與UMPC(超級移動計算機)。前者偏于手機,后者側重筆記本。
上網本則是這兩個概念的雜交品。但兩年不到,幾乎沒有多少人再提上面兩個概念。許多參與的廠商,包括中國多家PC、消費電子企業,至今并沒在上面花多少心思。而上網本產業,更是被許多業內人士指斥為“死掉”了。
易觀國際的統計顯示,作為筆記本的一種,平板電腦的銷售總量從未突破筆記本總量的5%。盡管iPad的風頭正勁,被很多人看作是可以扭轉平板電腦發展的一個轉機,很多知名IT廠商也非常看好平板電腦的發展,但對于平板電腦的前景,業內的意見也不完全一致。
作為國際和國內的知名廠商,惠普和方正對平板電腦產品的態度就頗耐人尋味,面對記者的采訪,兩大廠商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回避,給出的理由也驚人的相似:對于平板電腦,暫時并未完全看清形勢,也沒有產品推出,不便發表評論。
而國內的另一家知名PC廠商聯想,對于平板電腦表現得也相當低調。“我們榮獲多項大獎的雙模筆記本電腦IdeaPad U1可以理解為平板電腦和普遍筆記本電腦的結合體,它比單純的平板電腦更有吸引力。未來,我們會繼續開發更先進、更完整的移動互聯網產品,我們也將在合適的時機,與大家分享我們的進一步計劃。”聯想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張麗君認為,目前平板電腦發展的主要瓶頸來自三個方面:價格偏高、定位不明以及用戶的使用習慣。要突破這些瓶頸,市場定位顯得尤為關鍵,能否真正滿足消費者的使用需求,找到產品最適合的人群,將決定平板電腦未來的發展潛力。
畢竟在市場上,平板電腦的周圍同樣的競爭對手林立,無論是同樣風頭正勁的電子書(也稱電紙書)、智能手機,還是已經有相當粉絲的PSP游戲機、PDA等產品,都會讓平板電腦的市場之路不平坦。《中國質量報》
徐建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