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網融合終于方案出臺!
在一片喧囂之中,有專家指出,目前媒體對三網融合的報道糾纏于廣電與電信之間的利益得失,這是一種錯誤的輿論導向。三網融合的發展,必須依靠廣電與電信之間拋開成見、友好合作。外界應該強調雙方之間的合作,而非刺激雙方之間的競爭。
這種呼喚合作共贏的觀點無疑是正確的。但是我們看到,國務院三網融合的方案出臺后,廣電在高調宣揚(到目前為止,所有三網融合方案的細節透露,全部出自廣電的人士),電信則是沉默無語(電信系至今沒有發表任何關于三網融合方案的言論),而第三方的業界人士對三網融合也少有樂觀情緒。大家到底在憂慮什么?
在最終通過的三網融合方案中,廣電順利拿到了互聯網接入、IP電話等電信業務的經營權,而電信沒有得到渴盼的內容播控權,用俗話來講,就是“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卻不是你的。”廣電得以進入電信領域實現三網融合,而電信進入廣電領域的“命脈”——內容播控,依然掌握在廣電手里。因此,當大家討論要依靠合作推進三網融合時,廣電的態度至關重要。廣電如果沒有合作的強烈意愿,電信的三網融合想取得實質進展只能是一句空談!
三網融合的關鍵在于合作,合作的關鍵在于廣電的姿態。那么廣電有沒有開放的心胸、合作的態度呢?其實這才是很多人心底的隱憂。
曾經有三道選擇題擺在廣電面前,可惜廣電沒有好好回答。自此之后,業界憂心不已。
第一道題:部門利益與國家利益誰大?
手機電視標準曾是廣電與電信在新媒體大戰中的爭奪焦點之一,在雙方互不相讓的情況下,國家標準委員會組織了手機電視國家標準評選,廣電公然抵制國家標準評選,強行推行自己的手機電視標準CMMB。這被業內評論為公權私用,將部門利益凌駕于國家利益之上。此次三網融合的方案中,爭奪激烈的內容播控權最終歸屬廣電,但人們也不禁聯想,如果這個方案允許電信擁有內容播控權,廣電會不會再次上演拍案而起、沖冠一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