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日本夏普常務執行董事、中國本部長菅野信行信心滿滿地表示,“要做中國銷量最大的外資彩電企業”之際,夏普空調卻于日前已悄然退出中國市場,何時再度回歸尚無時間表。
夏普悄然退市
8月30日,有知情人士向《中國企業報》透露,稱日本夏普公司已經決定,將退出中國空調市場。就在今年6月空調銷售旺季啟動前夕,夏普空調便已經從國美電器、永樂電器等僅有的幾家家電賣場陸續撤出,交由幾家代理商維持庫存的消化和清理工作。
隨后,《中國企業報》記者聯系了一位曾負責夏普空調、冰箱市場銷售的企業人士,該人士透露,“夏普僅有一款空調產品,快退了。”該內部人士還建議,“近日多關注夏普。”
一位來自空調行業媒體的知情人士也透露,夏普空調面向中國市場的生產工廠今年已停產,目前只生產一些出口到海外市場的訂單。
據了解,夏普方面一直并未正式對外宣布退出中國,只是采取了漸進式策略。而多位空調業內人士則指出,選擇在空調銷售旺季撤出賣場、又不給市場提供豐富的產品機型,夏普空調退出中國就是在采取“軟著陸”。
記者獲悉,早在今年7月,夏普商貿(中國)有限公司成立了新的白電部門,為健康環境商品統轄營業部,級別低于黑電部門,下轄冰箱、洗衣機、空調和空氣凈化器等產品。但上述企業人士透露,空調和洗衣機已被邊緣化。
夏普進入中國空調市場多年來,一直局限于上海為中心的華東市場,并未在全國范圍內展開相關的營銷和產品布局。目前,上海地區僅有一家代理商負責夏普空調的善后工作。
對于退出中國市場后的空調維修等服務問題,記者隨后致電夏普售后服務中心,服務人員答復將會由夏普商貿(中國)有限公司統一負責,并不會不管已售出空調的服務。
日系生存艱難
實際上,近年來以夏普為代表的日系企業在中國空調市場上的發展頗為艱難。松下、日立、大金、三菱重工、三洋、夏普為代表的日系空調企業,受到中國本土企業的擠壓和挑戰后,市場份額一路走低。來自國家信心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日系空調企業在變頻市場占有率已從2009年的22.7%下滑到2010年7.5%,降幅高達15%。
記者注意到,面對中國空調市場的這一趨勢,眾多日系空調企業開始轉變經營思路,以出售控制芯片、壓縮機等關鍵零部件,作為新的業務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