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國內家電企業一直將下鄉惠民政策視為“搖錢樹”,然而面對三部委亮出的“黃牌”警告,昨日各家企業不得不承認,自身在家電下鄉過程中存在執行問題。專家分析說,企業的“不作為”實則反映了廠商們對于家電下鄉政策的思想誤區。
企業承認部分下鄉項目存問題
財政部、商務部和工信部三部委日前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家電下鄉中標企業考核情況,對包括松下冷機、康佳集團和上海廣電信息產業公司在內的26家中標生產企業,以及長虹等39家中標流通企業給予黃牌警示。這也是三部委首次對企業發出“黃牌”。
今年1月1日起,家電下鄉全面啟動“優勝劣汰”機制。對考核排名后5%的企業給予黃牌警示,對連續兩次考核排名后5%且得分均低于60分的企業,取消其中標資格。
業內人士分析說,考核排名在后5%的企業一種是產品缺乏品牌影響力,不被農村市場認可;另一種就是知名企業的弱勢業務,銷售網絡難以深入四五級農村市場。
四川長虹市場服務中心經理鄧孝輝昨日向記者表示,長虹太陽能熱水器得到黃牌警告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熱水器并非長虹的主要業務,另外在山東、江浙等地鋪貨不是很廣,這都造成了家電下鄉中銷售業績不佳。康佳集團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空調產品吃黃牌是因為該業務相對弱勢從而導致銷售不利。
業績不佳折射企業思想誤區
上述企業的“自省”實際也折射出整個家電行業在投標下鄉項目時存在一些思想誤區。
多數企業把家電下鄉當做吸金利器和宣傳武器,都希望中標產品品類、中標區域數量能夠最大化,不管什么產品都盲目爭奪下鄉名額。中國電子商會秘書長陸刃波表示,一些企業把能夠中標家電下鄉,以及多種產品中標作為產品宣傳賣點,然而在實際開展家電下鄉活動時卻在產品和渠道兩方面都只能投入有限的精力,這直接影響了下鄉的銷售業績。
另外一些企業則在家電下鄉中急功近利,違規操作。10月12日,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家電下鄉產品銷售量達到5257.3萬臺,銷售額1158.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倍和2倍,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銷售量都增長1倍以上,然而違規行為卻屢禁不止。今年4月大中、TCL等企業因為個別導購人員沒有按照國家家電以舊換新政策規定的工作流程,違規使用回收憑證的行為,得到北京市商務委開出的首張罰單。
企業下鄉投標切忌“鋪攤子”
與此同時,三部委還聯合下發了2010年全國家電下鄉招標公告。據悉,這已是第四輪全國范圍內的家電下鄉招標。本次家電下鄉招標企業投標產品由原來的50個型號增加至80個。
對于如何改善企業的執行過程、使下鄉政策落到實處,陸刃波建議,企業應調整戰略思路,切勿盲目投標“鋪攤子”,選擇自己的強勢項目出擊較為有利。鄧孝輝也向記者表示,若想更好利用家電下鄉這個機會,切不能貪多求全,未來企業會選取比較強勢的業務參加下鄉,不排除放棄弱勢的業務板塊和銷售網點分布不均勻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