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分析
林江:
為何公眾對“月餅稅”憤怒?
稅收用之于民

過少是主因
為什么公眾一聽月餅稅就出奇的憤怒?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稅系主任林江表示,這不僅是因為稅收常識的缺失,相關部門多年來只單方面強調納稅光榮、納稅是每個公民的義務,卻有意無意地忽略了向公眾普及納稅常識及基本的納稅常情,更重要的是,我國民眾實際稅負較重,享受的公共福利又較少,“稅收用之于民部分過少是主要原因!
林江舉例說,發達國家中有高稅國家,比如瑞典,稅收占GDP的51%;也有低稅國家,比如美國,稅收占GDP的27%。但無論是高稅還是低稅,他們稅收的主要用途都是社會保障、教育、醫療保健和公共服務。這些功能一般占稅收總額的70%-80%。中國正相反,這些支出的比例只占稅收總額的25%,大量稅收被政府自身消耗了。
發達國家名義稅率高,實際稅率低,因為公民納稅后享受的教育、醫療、社會保險水平很高,相當于交的稅得到了返還。中國正好相反,老百姓納稅之后,政府提供的福利很少,很多人看不起病、上不起學,缺乏生活保障,所以,名義稅負低,但是實際稅負很高。
瑞典、丹麥和法國等國家的財政支出中,社會保障、教育、醫療保健和一般公共服務是花錢最多的4項,共占去全部支出的近80%。尤其是社會保障,在這3個國家的財政支出中都占到42%以上的比例;而教育、醫療支出,合計起來也都占到總支出的25%以上。這意味著民眾的社會福利保障非常高。
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與這些高稅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稅收只占GDP的20%,但人們卻往往為“月餅稅”、“饅頭稅”怨聲載道。
林江說,中國的9億農民,基本沒有醫療保障。醫院的條件越來越好,但收費也越來越高,許多農民因此看不起病。教育方面,考上大學卻因繳不起學費而無緣讀書的新聞報道越來越多。中國有上千萬的失業者,得到失業救濟的微乎其微。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民眾享受的公共福利較少,稅收用之于民部分過少,這就是人們為什么一聽到“月餅稅”就憤怒。
林江認為,民眾不關心稅收,除了多為由于不知道自己交了多少稅,也是由于財政預算公開不透明導致,“目前財政預算透明度比較低,民眾不知道收上來的稅到底花到哪里了,導致大家都不關心稅收。”他認為,要提高財政預算透明度,讓大家知道稅款的去向、怎么用,才能真正提高大家對稅收的了解的積極性。
林江說,按照“十二五”規劃稅制改革要求,進一步簡化稅制,特別是對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進行減稅原則的改革,進而完善以房產稅為主的直接稅稅收制度,對于納稅人搞明白自己交了多少稅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對稅收發揮調控經濟、調節二次分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衲戏饺請笥浾 黃穎川 實習生 許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