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表示,在增長溫和放緩背景下,尚無必要出臺新刺激政策
近日公布的多項經濟指標紛紛出現了增幅回落態勢,惹人關注的是,作為經濟先行指標的匯豐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 M I)9月預覽值再度回落。在短暫反彈了一個月后,該指數較8月終值回落0.5個百分點。加之近期世界經濟的波動有可能進一步沖擊中國,當前市場對四季度中國經濟可能進一步減速的預期有所增強。
遇冷
匯豐銀行公布的報告顯示,中國9月匯豐制造業P MI預覽值降至49.4,低于上月終值49.9,在8月短暫反彈后再次回落。而且如果9月終值不出現大的變化,匯豐制造業PM I就已連續三個月處于榮枯分水嶺線50下方。
另外,9月制造業產出指數初值也從8月份的50.2下降至49.2,這是該指數在公布預覽值以來首次位于50以下。
匯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評論表示“匯豐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預覽數9月的回落與之前的情形類似。對于經濟可能硬著陸的擔憂是沒有依據的。外部需求僅略有放緩,官方公布的貿易數據顯示出口增長仍然強勁。由于中國經濟對凈出口的依賴有所減弱,今年上半年凈出口對G D P貢獻率接近零,因而即便出口大幅下滑,國內需求仍足夠支持8.5%至9%左右的G D P增速。”
不過作為先行指標,PM I回落更讓人關注的是———它可能預示未來經濟增長速度進一步放緩。
“PMI的下調與經濟的走勢是一致的。目前,我國還處在經濟增長減速的趨勢當中。”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咨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鄭超愚也表示,PM I的下降和當前全球經濟發展大勢的惡化有關,它標志著國內經濟增速的重新回落。但是他強調,這種二次回落并不是一些人所說的二次探底,只是增長速度再度放緩。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副主任胡遲表示:“PM I指數下降是中國經濟發展速度趨緩的征兆,與國內外發展大勢一致,希望宏觀調控政策有所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