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實習記者李金磊 記者于杰)昨天,朝陽區南磨房派出所在社區內所有銀行掛上了“防范詐騙提示牌”,希望在最后一道防線提醒市民謹防上當。
據介紹,從今年1月初到現在,南磨房派出所就接到了13起電話詐騙案,其中最多的一個人被騙走20萬元,少的也被騙走四五千。經過警方和銀行協商,銀行業務員將對匯款居民進行提示,同時加強保安對取款機的巡視,提醒居民不要上當。
鏈接·七種騙術
1。犯罪分子冒充電信局工作人員撥打你的電話,說你的電話已欠費,可能是身份信息被他們利用,隨后有人自稱公安局工作人員告知你名下的電話和銀行賬戶涉嫌洗錢、詐騙等犯罪,要你將錢轉入他指定的“安全賬戶”,或是讓你告訴他你的銀行卡的卡號和密碼。
2。犯罪分子冒充稅務、財政、車管所工作人員撥打你的電話,稱國家要退還稅金,需自助辦理,要你拿銀行卡去ATM機上用英文界面操作,利用你不懂英文進行轉賬將你卡中的錢劃走。
3。犯罪分子打電話說“猜猜我是誰”,等事主猜測對方身份時,犯罪分子順勢答應并說要來看你,而后稱自己在路上出了事故急需錢,要你匯款到他賬號。
4。犯罪分子群發詐騙短信,內容多為“請將錢直接匯到xx賬號,以前賬號不能用了”;“我是黑社會,受人之托要砍你,要消災匯筆錢到xx賬號”;“某某公司周年慶典抽獎,恭喜您獲得x等獎,聯系電話xx”;“代管股票保盈利”,一旦相信這些內容就可能落入陷阱。
5。犯罪分子發送“銀行卡刷卡消費”“信用卡透支”等短信并留有聯系電話,當你聯系時對方便會扮演“銀行”“警方”“銀聯管理中心”等,以你的信息被冒用為由,要求你將卡內資金轉到他指定的“安全賬戶”。
6。犯罪分子通過電子郵件、網絡、電話、短信、信件、小廣告等途徑,向你發送虛假中獎信息,告知你“某某公司周年慶典抽獎,恭喜您獲得x等獎,聯系電話xx”,當你聯系時要求你必須先繳納“手續費、保證金、稅費、公證費、郵遞費”等各種費用。
7。犯罪分子通過購物網站放置精美商品低價銷售,一旁放置銀行等金融機構的鏈接,當你點擊就進入了跟上述機構一模一樣的假冒網站,便會盜取你的網銀賬號和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