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訊 在商業車險實行統一條款后,車險附加險也將走上統一路。
昨日記者從監管部門獲悉,包括盜搶在內的6個附加險將實行統一條款和費率,并與商業車險相配套統一為A、B、C三款,于4月正式上崗。
監管部門表示,這樣一方面消費者選擇起來更方便,另一方面有利于規范車險市場,解決暗扣、貼費問題。
據悉,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的牽頭下,中國人保、中國平安、太平洋財險三家保險公司已成立專門的工作小組進行附加險統一的研討。將于4月上崗的統一附加險主要包括盜搶險、車上人員責任險、玻璃單獨破碎險、不計免賠率特約險、車身劃痕損失險和可選免賠額特約險等6個附加險種。
據了解,目前市場上車險附加險的種類繁多,即便是以同一名字命名的附加險條款規定和費率也差距很大。例如,有的保險公司車身劃痕險承保的是“非故意劃痕”,“故意劃痕”屬于除外責任;而有的則只保“故意劃痕”。在價格上,前者的價格也比后者貴很多。
“實際上,此次統一附加險的目的與統一商業車險是一樣的,統一后這6款附加險將與A、B、C三款商業車險配套,也分為A、B、C三款。各公司可自主選擇,而選擇相同款式的公司,將執行統一的費率和條款。”監管部門表示。此前,保險業對商業車險進行了調整,目前市場上的商業機動車輛保險,通常采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統一制定的人保(A)、平安(B)、太保(C)三套條款和費率,產品間差異微乎其微。
保險專家表示,監管部門的根本意圖是通過“統一令”,解決車險價格戰問題,使車險從無序變為有序競爭。據悉,在全國部分地區車險保費暗折、暗扣的比例已達保費的40%。而在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布的2006年度保監局行政處罰實施情況中顯示:被檢查的1122家財產保險公司中,存在違規問題的產險機構占58.51%,其中,通過非正常批單退費等手段變相降費等問題最為突出。
但業內人士對此看法不一。“此舉一來解決了價格戰問題,二來消費者選擇車險也變得更容易。”中華聯合財產保險公司北京分公司車險負責人李扶堅表示。另一位業內人士則認為,目前車險市場混亂的根源在于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