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接受審查時張寧痛哭流涕 大渡口區檢察院供圖 |
貪污82萬元 銀行職員逃亡14年 自首時他懺悔:給我8000萬也不貪了
靠無續存款的方式虛存104萬元,張寧(化名)和老同學劉某一起,卷款82萬余元潛逃。14年的逃亡生活,讓他不堪回首。
日前,張寧鼓起勇氣,向大渡口區檢察院自首。“如果能重來一次,給我8000萬也不干了。”張寧懺悔說。
案情介紹
兩人取走82萬潛逃
1996年7月初,30歲的張寧和老同學劉某,合謀貪污某銀行大渡口支行的公款。
隨后,劉某按約定到該銀行開戶。當月12日,張寧利用銀行會計的職務之便,先后往自己和劉某的賬戶上虛存104萬余元。第二天,兩人前往渝中區五一路、大坪等營業廳,從賬戶上取走82萬余元。隨后,兩人潛逃至福州、寧波等地,將贓款用于購房、炒股和消費。
2001年7月22日,劉某向公安機關投案。2002年5月16日,劉某因貪污罪,被判有期徒刑15年。2010年5月19日上午,張寧向大渡口區檢察院自首。
逃亡之路
從1996年到2010年,14年的逃亡生活讓張寧不堪回首。寧波、蘇州、杭州,3個天堂般的城市,在張寧的記憶中,卻是灰色的。
寧波
1996年~2000年
墮落生活麻醉神經
1996年7月13日,張寧開始了“馬拉松”式的逃亡。
出走前,張寧沒告訴任何人,他悄悄地拿走了表弟的身份證。他和劉某先租車潛逃成都,后乘火車逃往福州,又前往溫州。略作休整,兩人乘大巴逃至浙江臨海縣,最后到寧波。
幾個月后,張寧用表弟的身份證,在寧波買了一套40多平方米的房子,加上裝修,一共花去20多萬元。隨后,張、劉二人又將50多萬元投入股市。在寧波的4年,張寧成天提心吊膽,他和劉某經常去夜總會買醉。4年后,80多萬揮霍一空。為了生活,兩人以8萬元低價賣出房子。
蘇州
2000年~2006年
無錢治病半途出院
2000年底,張寧只身前往蘇州。他在街邊辦了張假身份證,開始找工作。
2002年初,張寧到一家酒店當雜工。張寧以前是銀行正式職員,人均工資幾百元時,他就有1500多元月薪。在家里他也啥事不做,但在酒店當雜工他啥都得做。
張寧每天從早上8時干到晚上6時,沒有周末。酒店包吃住,每月給700元。他住在酒店的樓梯間,擺張小床就擠滿了。2005年中旬,張寧因胃出血住院。醫生讓他治療1個月,但不到半個月,他的3000元積蓄就花光了,只好抱病出院。
杭州
2006年~2010年
被人毆打還賠笑臉
2006年中旬,張寧逃到杭州,依然干酒店雜工,月薪800~1400元。
2007年6月,一群客人被困進酒店電梯,張寧將他們救出,卻招來幾記老拳。張寧被打出鼻血,同事見狀要報警,但他制止了。最后,張寧再三道歉,對方才罵罵咧咧地走了。
2008年春節期間,為避免同事懷疑,張寧還佯裝回家,跑到湖南某縣呆了15天。張寧說,他以前從不看書,但逃亡路上,書成了他唯一的朋友。害怕被抓,他不敢出遠門,也不敢去上網。下午6時下班后,他就跑書店,一直呆到關門。這期間,他愛讀歷史、哲學、物理、法律方面書籍。
重慶
2010年~至今
希望有機會盡孝道
張寧說,14年里,他只有工友,沒有朋友。他不愿接觸別人,不敢向他人吐露心聲,怕言多有失。每年春節,看著別人一家團圓,他就會躲在被窩里抹淚。
張寧稱,他經常夢到父母,2008年汶川地震后,他在電視上看到一位母親,為見兒子徒步100公里的新聞,讓他想起以前在學校,母親為他送藥時不慎摔傷,他當即號啕大哭。他說,回來自首,就想再見父母一面,“希望有機會盡孝”。
逃亡期間,曾有3個同事為張寧介紹對象,他都拒絕了。在杭州的酒店里,張寧也遇了心儀的女同事。直到離開,他都沒敢開口。
□檢察官釋法
大渡口區檢察院職偵局副局長張軸介紹,張寧貪污時是某銀行會計,當時銀行未改制,是國有銀行,張某屬于國家工作人員,符合職務犯罪特征和身份特征。
張軸給張寧細算了5筆賬:政治賬——自毀前程;經濟賬——傾家蕩產;名譽賬——身敗名裂;健康賬——身心交瘁;親情賬——眾叛親離。這些都不止值80萬。■記者 羅璽 通訊員 張軸 鄧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