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A和銀聯
Visa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信用卡國際組織。它的會員由銀行等金融機構組成,建有全球支付和金融服務網絡。“銀聯”是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組建的中國銀行(601988)業信用卡國際組織,其發行的信用卡加印“銀聯”標識。
目前,國際上主要有維薩(VISA International)及萬事達卡(MasterCard International)兩大信用卡組織;在我國開展業務的還有JCB、運通、銀聯等機構。信用卡上帶有某組織標志的,就證明該信用卡可以在相應網絡下的銀行系統使用。
目前,在境外刷非Visa系統的卡,并不需要支持貨幣兌換手續費。
各方聲音
Visa:我們是為了安全
Visa中國區公司事務總監劉婕稱,Visa卡不經過Visa的網絡進行交易,將得不到Visa運作章程及支付保證的保護,也可能被錯誤地使用或受理,存在對持卡人造成負面影響的風險。
劉婕解釋,Visa所做的,目的是為了確保持卡人能夠享受到安全便捷和可靠的支付體驗及服務的保障。
銀行:Visa罰錯了對象
“我覺得Visa可能罰錯了對象。”在獲知Visa的舉動后,市內某銀行信用卡中心人士稱,持卡人在境外要走什么通道結算,責任并不在收單銀行,Visa處罰收單銀行可能不合理。
在該人士看來,隨著赴境外旅游的市民越來越多,Visa封堵銀聯境外結算通道可能會給信用卡境外消費的增長帶來阻力。
市民:別讓持卡人買單
信用卡持卡人趙小姐稱,Visa與中國銀聯打架,可能最終的結果是讓在境外消費的Visa卡持卡人多付成本。
趙小姐認為,商家之間為了利益爭奪,不能增加用戶的消費成本。趙小姐稱,如果持某種卡的消費成本確實提高,那么她既可以選擇多帶現金出境,也可以選擇用其他組織的信用卡,還可以選擇攜帶單幣種信用卡。
Visa與銀聯暗戰已久
盡管Visa中國否認在封殺中國銀聯,但是Visa與銀聯在中國市場的“戰爭”由來已久。
2008年,因為Visa奧運全球合作伙伴的地位,有北京奧運“舞動的北京”字樣的信用卡都只能走Visa的網絡。但在國內的很多只有中國銀聯通道的地方,這樣的卡就會遇到拒刷。
拒刷只是表象,深層次的原因則是中國銀聯和Visa的利益之爭。
在中國消費者心目中,Visa與銀聯近年來的合作正所謂互利共贏:同時帶有Visa與銀聯標志的雙幣信用卡,基本上是銀聯主內,Visa主外,境內、境外兩條盈利路線并行不悖。但這并非Visa在分成方案上的初衷。
Visa認為,應分攤中國國內客戶刷卡消費帶來的清算費。
作為國際上最大的支付清算組織,Visa在全球各個國家幾乎都能分得刷卡消費帶來的清算費。但是在中國,Visa卻遇到了難題。
在入股中國銀聯的愿景破滅后,Visa以合資組建公司的方式落地中國市場。在一張信用卡上顯示銀聯和Visa雙幣雙品牌,也成為Visa在中國市場上的特例。
就在Visa還不知道什么時候可以在中國賺錢的當口,銀聯開始推行國際化,并在諸多國家鋪設網絡,這顯然是在點Visa的要穴。
由此可見,Visa此次貌似突然的單方面決裂,實乃長期與銀聯的較量矛盾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