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專科批次各院校錄取工作的結束,安徽省2009年高考招生本科錄取工作即將落幕。很多學子拿到了期盼已久的大學錄取通知書,而有的卻名落孫山,正所謂“幾家歡喜幾家愁。”對于落榜的高考生們,多半會選擇重新再來,找一所復讀學校,來年再過“獨木橋”。
目前,很多補習學校的招生工作已經結束,且已進入緊張的補習階段。報載,六安市金安區金安中學(毛坦廠中學與當地一家私立學校聯合成立的股份制學校)在今年招收高中復讀生階段,設置了一個文科、理科招生分數線,分數線以上的學生按照該校的普通收費標準收費,而分數線以下的則按照不同分數段收費,共有1.5萬元、3萬元、4.5萬元、5萬元等幾個收費檔次。
據了解,雖然眾多學生家長對5萬元“天價”學費感到很驚訝,但依然有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前往報名。日前,據金安中學校內一名工作人員透露,該校復讀班已經正式開課。在30多個班級中,交5萬元復讀費的學生占約150人左右。其中,文科約90人左右,理科約60人。
5萬元復讀費為何阻擋不了家長們報名的熱情?自古以來,“書中自有黃金屋”的觀念深深的植根在人們的頭腦,他們認為只有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學才是人生成功的唯一出路。高考制度一日不真正改革,應試教育就會存在。那么,天價復讀費現象也就隨之存在。
天價復讀費!你讀的起么?(作者:九州)
家長望子成龍需量“價”而行
高考過后,復讀又成了成績不理想考生中的熱門話題。近幾年,復讀學校如雨后春筍遍地出現,令人眼花繚亂。復讀市場逐漸形成規模,復讀班多了,市場大了,如何選擇成了家長、學生面臨的難題,其難易程度不亞于選大學填志愿。
如果確定要復讀一年,那必須經過認真考察、思考才能做出最佳選擇。反之,不僅浪費金錢,耽誤時間,還誤了考生的大好前程。六安市金安區金安中學在09年招收高中復讀生計劃中,對低于某個分數線的復讀生竟開出最高達5萬元的“天價”學費。面對“天價”,依然有150人左右前去報名復讀。
據相關媒體報道,一些計劃復讀的考生和家長會選擇口碑較好尤其是升學率高的復讀學校,價格已經不在他們的考慮范圍。他們愿意掏幾千元甚至幾萬元學費給孩子來復讀班就讀,這是為了給孩子鋪條好路,進了這樣的復讀班,面對的都是好學生、好老師,奮斗一年,明年再搏一搏,不能給自己留下遺憾。
家長這種望子成龍的心理,催生了目前高價的復讀學校。家長應該考慮自身的承受能力和孩子的實際需要,不要盲目追求高價的復讀學校。知識是一個慢慢積累的過程,重要的是理解,孩子的健康成長更需要綜合素質的提高。一旦他們復讀后學習成績沒有提高,更會打擊他們的信心。指望報一個高價名牌復讀班,就能教育好孩子,這并不現實。
一名學生的母親表示,目前市場上很多復讀班都價格不菲,質量也參差不齊,幾千甚至上萬元的收費對大部分家庭來說都是不小的負擔,但很多家長為了孩子只能無奈地接受。不少家長認為,在目前復讀學校收費普遍比較高的情況下,有關部門應該對復讀學校做一些評估與審核,尤其在價格上進行核定,不要讓復讀學校成為“貴族教育”。
復讀“再教育”,收費應規范合理化
關于收取高價復讀費一事,據金安中學招生人員表示該校特設高門檻,是為了保證自己的升學率。復讀班收費是否有個統一標準?據省物價局收費管理處一位工作人員介紹,物價部門只審核公辦、民辦學校學歷教育的收費標準和收費項目,而復讀班收費屬于非學歷教育,屬于市場競爭下的收費行為,不在國家定價目錄之內,所以物價部門不能對此進行定價或審核。
六安市金安區物價局收費管理科吳科長表示,復讀班收費多少完全是學校的自主行為,物價部門只負責進行備案,并要求該校在一年內不得更改,并不負責對收費多少進行審核,更不能進行硬性規定。
金安中學辦復讀班是無可非議的,因為有市場需要。然而天價復讀費的收取有礙教育公平,使貧困家庭孩子的復讀求學之路成了一種負擔。因此,高考復讀班的收費標準應亟待規范合理化,而不是漫天要價。
安徽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王開玉指出,學校應當承擔起教育的責任,而不應該亂收取費用。收取復讀費應符合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也應考慮到學生家庭所承認的能力。5萬元復讀費很多家庭承擔不起。我們現在在提倡社會公平公正,如果按照這樣的收費標準,就加大了教育的兩級分化。
王開玉表示,國家在教育收費問題上早就提出要規范化、合理化。很多學校卻依然在打擦邊球,在違規與不違規之間找空子。他認為學校收取高額復讀費這個行為是不可取的。學校可收取相對合理的費用。但要有個收費標準,標準應該經由物價局等部門核定。
國家改革應試教育模式,勢在必行
顧名思義,應試教育指的是以應試為主要目的的學校教育。這種以應付考試而進行的教育,學校的整個工作,都是為了應付各種考試來進行,并主要是圍繞著中考、高考進行。應試教育,通常被視為一種偏重于通過考試,以分數來衡量學生水平,以把少數人從多數人中選拔出來送進高一級學校為目的的教學模式。
一項調查表明,復讀生已成為高考的主要參與者。2007年報名參加全國普通高校招生的1010萬人中,有289萬為往屆生,占28.6%。同時,日益增加的復讀生,又會造成相當比例的應屆生不能在當年被高校錄取,無奈成為下一屆的復讀生?傊瑥妥x加劇高考慘烈度,高中教育陷入嚴重惡性循環。
自從有了科舉制度以來,考試就一直是廣大民眾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的主要渠道,從古時的“學而優則仕”到現在的“跳農門”莫不如此。制度是歷史的沉淀,中國的考試制度盡管一直為人詬病,但不可否認的是它承載著很多人改變自身命運的希望,而它也確實幫助不少人實現了這個希望,因此為通過考試服務的應試教育有它合適的生存土壤和現實需求。
高考這根“指揮棒”什么時候能使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真正接軌?“天價復讀費”折射出中學應試教育之痛,不知還要“痛”到幾時?我們已經看到了應試教育的弊端,也早已出臺了素質教育改革的一些方案,但如何化解弊端,打破弊端之下的所謂怪圈,讓素質教育名副其實,我們值得做、需要做、可以做的工作還有許多。
王開玉強調,我們提倡素質教育,不要只是喊口號,要將實際行動貫徹到學生的學習當中去。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提倡了很多年,很多人并未正確的理解它。如今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找工作不一定容易,只有全面發展的學生才能更加適應社會,更好就業。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通過對當下就業形勢的分析,我們認識到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只有全面發展,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