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方網9月14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道,檢察院調查發現,“上海尊龍名社”于2008年6月在網上注冊成立,招募未成年人及不滿20周歲的青年加入,到2009年1月份,該社團注冊成員達169人,其中骨干成員18人。
點開該社團的博客主頁,首先出現的是一張火紅色的龍的圖片。頁面顯示,幾個全身布滿大面積文身的男子是社團成員的偶像。社團成員以文身加手持刀具等器械拍照上傳顯示自己的“有型”。
未成年人以古惑仔為偶像,為“扎臺型”在網上成立非法社團。日前,盧灣區檢察院審理了一批未成年人涉嫌群體性暴力案件,目前已有12名社團成員進入刑事訴訟程序。
網絡社團涉案8件
2008年12月31日晚,犯罪嫌疑人“包子”、“小冷”等人在街上看到“小杰”和“包子”前女友在一起游玩,糾集一伙人對“小杰”進行語言挑釁, 結果被“小杰”叫來的20多人圍打至全身淤青。2009年1月初,“小冷”、“包子”合謀在網絡社團“上海尊龍名社”群聊中發布信息,糾集多人,持械到 “小杰”所在學?硞“小杰”。很快他們就被公安機關抓獲。
盧灣區檢察官發現,“包子”是“尊龍名社”成員,經朋友介紹加入該社團,結識“地位”較高的“徐匯分堂”堂主“小冷”。“小冷”曾伙同他人在鬧市區糾集數十人尋釁滋事。該社團成員還曾多次在鬧市區域進行搶劫。
盧灣檢察院聯同公安部門對“上海尊龍名社”進行詳細調查,發現目前“尊龍名社”成員在全市范圍內涉案8件,涉案人數達12人。
“組織”嚴密“職責”分明
檢察官調查發現,“上海尊龍名社”社團“組織”嚴密,“職責”分明,有3個管理機構――尊堂、龍堂、刑堂,和包括徐匯分堂在內的7個分堂,還列有“會費”繳納事項和“幫規戒律”,所有成員必須遵守“服從高層指揮”、“隨叫隨到”等原則。
該社團的博客主頁上,首先出現的是一張火紅色的龍的圖片。頁面顯示,幾個全身布滿大面積文身的男子是社團成員的偶像。社團成員以文身加手持刀具等器 械拍照上傳顯示自己的“有型”。此外,堂規、堂簡歷、成員名冊一應俱全。成員們討論的話題多涉及性、幫“兄弟”報仇、混江湖以及幫派之間辱罵挑釁等,成員 們最為推崇的活動就是幫娛樂場所或者網吧“看場子”。
類似社團并非個案
目前調查結果顯示,該社團成立半年即被查獲,并未形成以涉黑涉惡事件牟利的規模,還未造成重大惡性案件,社團中包括總堂主“烏鴉”在內的12名涉案成員已被抓捕歸案進入刑事訴訟程序。在檢察機關與公安部門聯合打擊下,社團網頁已被刪除。
檢察機關稱,除了“上海尊龍名社”,網上還活躍一批如“戰堂”、“洪門”、“吳涇”、“大行”、“中興”等網絡社團,會員總數不下兩三百名。這些社團不斷引誘未成年人加入,引發他們的涉惡案件。
(文中人物均為網名或化名)
專家說法
網上結社可能是未成年人犯罪新動向
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長楊雄認為,未成年人網絡社團組織文化已成雛形,網上結社很可能為未成年人犯罪的新動向。形成原因之一是90后青少年對網 絡依賴度極高。青少年相互認可、互相抱團的心理需求也從中得到滿足。另外一個原因則是追求新奇刺激、模仿心理強的青少年會受到電影、電視等媒體影響,作出 一些自認為“出格”的行為以求有型,獲得較強的關注度,這其中,以家庭環境較差的本地青少年表現突出。
專家認為,這些不良少年從傳統的小范圍糾合,發展到網上一呼百應,實現了“網上吸納擴展、網下深化聯絡,網上交流思想、網下共同行動”的虛實結合,使其行為效應被快速擴大。在這種背景下,社會各界都應警惕這一危險信號,做好預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