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季開學以來,金羊網友許風(化名)發現,在讀學校的超市數量從上學期的三家變為現有的兩家,目前東、西兩處生活區共兩家超市由同一個老板經營。阿風有感:超市的商品價格漲了!難道超市老板做了獨家生意,商品價格就能“我的地盤我做主”?
商品價高源于一家獨大
前日,記者通過電話方式“連線”阿風。阿風向記者透露,他是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的在讀學生。新學期開學,學校原有的超市格局有了“大變動”———原有的三家超市只剩下了同一個老板經營的兩家,分處東、西生活區,這兩家超市為連鎖經營模式。“超市品牌少了,商品價格貴了起來!”開學以來,阿風在生活用品上的花銷逐月遞增。在阿風看來,這完全是因為學校超市失去行業競爭對手導致———“區域內形成了壟斷,價格根本就是‘我的地盤我做主’!”
為了解阿風所在學校超市內的商品價格,記者隨后走訪了番禺職院生活區內超市。在西區生活區的超市門外,一名大二女生剛買了一瓶450毫升的美×源爽粒葡萄。對于記者提出的疑問,她回應:“這個果汁上學期學校有超市只賣2.6元,現在這家要賣3.5元,你說貴還是便宜?”在校道上,記者采訪了一名住校的教師。該名教師表示,新張兩家超市內的商品也不是每樣都比以往的超市要賣得貴,“但洗衣粉的價錢好像是高些”。在校生阿華無奈向記者反映,物價貴了也沒辦法,學校的位置比較偏僻,急需用的物品就硬著頭皮在學校超市買,有空再到市區“大采購”。
引入超市競爭調控物價
“ 自兩家新超市開張以來,的確有不少學生向學校反映過物價提高的問題。”番禺職院后勤處相關負責人楊學成坦言,這個學期部分超市合同期滿撤場,新中標經營者 “包攬”東、西兩區的超市經營權,“校方的初衷是,大型超市的進駐會給在校師生提供更多商品選購;但也許因為超市經營者投標價出得高,而且考慮到經營成本問題,反而導致了超市商品價格較以往的貴”。
楊學成透露,經校方考慮,學院已決定再引進一家其他品牌的超市入校經營,商品物價由市場調控。目前,學院官網首頁的最新公告處,已添加一則生活區超市經營的招標公告;本月初將組織投標人唱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