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蛇口民辦的東灣小學因為學生活動空間不足,便將主教學樓樓頂開發出來作為“跑道”。
網友感嘆民校資源緊張,并將其稱為“無奈中的創舉”。不過深圳市教育局曾在去年1月9日頒發《深圳市民辦教育機構設置標準(試行)》的通知明確指出,民辦小學24個班以上須設200m以上環形跑道的田徑場。對此東灣小學校長洪雪娟表示,東灣小學設有30個班級,但是硬件設施跟不上是民辦學校的普遍問題。
家長:學校其實是很負責的
本報報道刊登后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上萬網友跟帖。對樓頂設跑道的做法,網友有贊有彈。有網友認為,這個做法頗有創意,稱贊校長煞費苦心,稱其是 “無奈中的創舉”。不過還有很多網友表示,東灣小學的“空中跑道”恐有危險,深圳民辦教育辦學艱難,應該得到更多支持,為外來工子女提供更好的就學條件。
12月18日,央視《第一時間》和《朝聞天下》欄目援引本報該篇報道,其中《朝聞天下》表示:“小學樓頂設跑道,安全狀況令人憂,深層次的原因是教育資源不公平。”“第一時間”則調侃稱:“這正是,小學用地很緊張,跑道設在樓頂上。再缺不能缺孩子,快給操場騰地方!”
18日下午放學時,東灣小學的孩子們排著隊回家,有家長在校門口等候。很多家長表示,空中跑道雖然看起來不安全,但是他們理解學校的苦心。“這個學校的老師其實挺負責的,把學生看得挺嚴的。”一位家長表示。
東灣小學的學生活動空間的確非常有限,除了“空中跑道”外,便是校門口的籃球場和樓道天臺上的兩個乒乓球場。二年級的小鵬平常喜歡玩乒乓球,但是他告訴記者,在學校的乒乓球場上打球,他打得沒勁。“球臺放在二樓,我一扣球,球就可能飛到樓下去,每次要下樓去撿,很不舒服。”
校長:做哪一所學校的校長都難
昨日該校洪校長表示,其實家長對這所學校還是肯定的,因為學校的教學條件比以前好了很多。香港回歸后,蛇口街道辦整改窩棚學校,并建立了東灣小學。不過那時的東灣小學仍然是租了蛇口小學的空余用地。200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頒布后,蛇口街道辦不能成為學校的辦學主體,加上蛇口小學的地皮要收回,東灣小學面臨關閉。2005年,蛇口灣廈股份有限公司又重新購買地皮建立校舍,成立了現在的東灣小學。
其實早在去年1月9日,深圳市教育局印發了《深圳市民辦教育機構設置標準(試行)》的通知,對深圳市民辦教育機構具體配置標準作出具體規定,在體育活動場地和設施方面,23個班以下至少有一條60m直線跑道的田徑場,24個班以上須設200m以上環形跑道的田徑場。生均運動場地面積≥3.91 ㎡。去年下半年,深圳市組織開展了全市民辦中小學設置標準達標檢查工作,共檢查出90所民辦中小學未達到設置標準的要求,各區教育局均已向未達標學校發出限期整改通知書。今年9月,深圳市教育局表示會對上述未達標學校的整改情況進行專項督查。記者在18日就開始聯系深圳教育部門基建的相關處室,但至今未得到回應。
按照此標準,東灣小學的體育設施是無法達標的,洪校長對此表示承認。“深圳很多民辦學校很難達到這個標準。”洪校長無奈地說她曾經呼吁過,但是深圳關內的土地的確非常緊張。她還委婉地表示:“不管公辦民辦,做哪一所學校的校長都很難啊。”
回顧:東灣小學樓頂建跑道
12月16日,題為《來圍觀蛇口東灣小學的“空中跑道”》的帖子爆出東灣小學主教學樓樓頂上設有一條長形跑道。記者16日下午隨后前往東灣小學,看到該學校總體狀況與設計圖無異,而且在4層樓的主教學樓樓頂,確有一條長達近百米的紅色塑膠跑道,并有一群孩子伸著小手做操。
東灣小學校長洪雪娟表示,學校有1300多名學生,設30個班級,大多是來深建設者的子女。學校活動空間非常緊張,但孩子在樓頂活動時,會有老師照看,樓頂的四周設有2米多高的護欄,至今還未發生安全問題。
專家:孩子安全最重要
深圳大學師范學院教育系主任趙衛當聽到小學將跑道建在樓頂上時,他表示不可思議。“或許香港有把羽毛球等場地建在樓頂上,但是學校在硬件上有一套標準。任何教學活動,都是要在保障教育安全的前提下進行。對于東灣小學實在無法拿出場地,趙衛也表示理解,因為深圳很多民辦學校硬件條件非常有限。但是他認為,不管設多高的護欄,都不能讓有安全隱患的因素存在。
“學校還是可以借別人的場地來開運動會的,將校外活動化整為零,集中在大型活動上。”趙衛建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