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訴
新買二手車無法上戶
今年6月12日,沙先生在某二手車交易市場看中了一輛黑色的桑塔納3000型轎車。據沙先生回憶,當時,賣車人李某給他看車輛的信息登記冊,上面顯示車是 2006年的:“當時我看得很清楚,上面寫著車子的顏色是黑色,并且在使用性質一欄里寫著‘非營運’三個字,從這些信息看來,這是一輛二手的私家車。”
買車后,沙先生開回江蘇上戶,被拒,原因是車輛顏色不吻合,車輛信息登記冊上的顏色是“紅灰色”。不僅如此,沙先生通過當地交警了解到,該車的使用性質也是“出租客運”,車輛的登記日期竟是2005年。這份車輛登記表表明,這是一輛“營轉非”的下線出租車,而之前李某給他看的那本,“完全是偽造的!”
沙先生為此找到市場管理處,一位姓張的女士告訴記者,她已就此詢問過李某:“李某一口咬定,車輛是在市場外交易的。這樣我們管不了。”
下線車比私車多跑7倍路
那么剛下線的桑塔納3000價格是不是值45000元呢?對此,市場管理處的張女士告訴記者:“這個價格差也差不多,如果是真的私家車二手車,這個型號應該在6萬到7萬元。”
隨后,記者致電專業二手車網站“二度車網”,網站的二手車估價師根據記者提供的車輛信息告訴記者,這種營轉非的車輛,價格在3萬元左右,而記者在各大二手車網站以及論壇上得到的類似車輛的估價均在3萬元到35000元之間。
“我多花了1萬元,買了一輛下線的出租車,現在還上不了牌,這個虧吃大了。”記者從一位開了10余年出租車的老司機王師傅處了解到,如今一般出租車一年的行駛公里數為17萬左右,也就是說,4年的出租車一般是行駛了70萬公里左右,而如果是私家車,4年的話一般不超過10萬公里。這樣一對比,讓沙先生對該車的性能和安全產生了更多的疑問。
記者調查:這些黑色桑塔納皆2005年上牌
近日,記者來到某二手車交易市場。令人詫異的是,市場內一塊交易區里竟停放著數十輛黑色轎車,統一的顏色與幾乎相同的車型與周邊五顏六色的“車陣”形成鮮明對比。
記者發現,這里停放的車輛幾乎全部是桑塔納轎車,多為山東牌照和滬C牌照。更蹊蹺的是,記者詢問了其中近10輛車,竟被告知全部是2005年上牌的車輛。
“這些都是下線出租車,行駛里程大大超過普通的私家車,隔段時間就有人來投訴。”市場里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按照相關規定,出租車運營4年后必須強制下線,這些車即是下線車。
“顧客這種投訴很多,我們都不想解釋了,來了就讓他們去看市場里的提示。”記者看到,市場內隨處可見提示標語:“到正規地方交易,以免買到‘營轉非’。”
據這位知情人士透露,這些下線出租車被人收購后就送去裝飾一新,再裝上外地牌照,一些地方甚至有專門的“牌照辦事處”。經過“整容”后,原本的出租車就變成了出售方口中的“私家車”。
“我們公司一站搞定”
記者來到一輛黑色桑塔納3000型轎車前,一名中年男子立即走過來:“買車嗎?絕對好,價格也便宜。”
當記者詢問是否有上海牌照的二手車時,這名男子告訴記者,這輛車原本是上海牌照,車主出售給他們后,他們將牌照退還給了上海機動車管理處,改上了山東牌照:“主要是考慮上海牌照太貴,一時賣不出去,資金就一直占著,而外地牌照便宜,車子一時賣不出去也不要緊。”
隨后記者直接詢問這輛車原來是否為出租車時,該男子表示:“絕對不可能。”同時,他拿出車輛行駛證和一本上海市機動車管理處出具的“車輛信息”:“上面都寫著非運營,怎么可能是出租車?”
而記者表示希望先到有關部門查詢車輛信息時,這名男子表示:“車管所一般不給查的,除非你跟他們‘關系’特別好。”
這名男子還告訴記者:“如果要交易最好不要去市場里,市場要收手續費,不劃算,我們自己有專門的公司,可以一站式搞定。”
停車場內停滿黑色普桑
6月中旬,沙先生在顧戴路上的二手車交易市場購買了一輛二手的桑塔納3000型,花了45000元。可是等他把車開回江蘇老家上戶的時候,卻被告知無法上戶,因為車的顏色和車輛信息登記表上的不同,并且,該車的“前世”居然是已經開了四年的出租車。
沙先生恍然大悟,原來他買到的是一輛“營轉非”的下線出租車,4萬多元換來一輛只能開三年多的“私家車”。
相關回應:
"肯定是出租車"
“肯定是出租車改裝的,不要去買,市場里就有提示。 ”在市場辦公室,負責人在聽完記者的敘述后表示:“剛才你們看的車,以前就是出租車。”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市場內外的確流通著大量下線“出租車”,但出售方一般稱是“私家車”,前身并非運營出租車。
“千萬要看證件、文書的原件,復印件要以防偽造。 ”這位負責人表示,市民凡購買滬C牌照并辦理過戶、轉籍,購車時一定要查看車輛行駛證、產權證的原件,對產權證每一頁記錄仔細核對,并記下車輛相關信息到有關車管部門核實。
據介紹,現有部分滬C牌照車輛原來是出租車,退牌后轉為滬C牌照,而這種車的使用年限共8年,從該營運車上牌之日起算滿8年后將按國家規定強制報廢,消費者購買時必須十分謹慎。
此外,消費者最好到市場各駐場經紀公司 (國家工商部門核發營業執照的正規公司)辦理委托購車、交易手續并簽訂由工商管理部門制定的標準交易合同,否則一些打著 “一站式服務”的“公司”,根本不會保障消費者的相關權益。
消保委:要證件不要盲目聽信
市消保委汽車專業辦有關人士提醒市民,無論是購買新車還是二手車,都有正規的合同文本,簽訂合同應盡量選擇示范文本。
為避免二手車買賣中 “陷阱”,購舊車要做到“三要”、“三不要”。要到正規的舊機動車交易市場購買,不要聽信“黃牛”的花言巧語,私下交易;要親自簽訂正規的“二手車”交易居間合同文本,不要讓他人代簽名或輕易將辦理過戶手續的資料移交給他人辦理;要請懂行的朋友當參謀,現場看車、驗車、驗證;不要聽信他人,更不要急于付款、提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