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私家車購買能力的增強,車險市場的競爭也越演越烈。據國內保險行業協會的最新數據顯示,在整個財產保險業中,車險比例高達70%左右。車主給愛車買保險,本是想保一分平安,少一分麻煩,但車險市場上暗藏的種種貓膩和部分保險從業人員的唯利是圖,讓車險變得不“保險”了。
案例回放:500元優惠換來2萬元維修
近日,姜晨駕駛的新馬3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個月后,因事故進行噴漆的地方,出現了很多像青春痘一樣的泡泡,嚴重影響外觀,而且輪胎“吃胎”現象非常嚴重。4S店技術人員檢查后發現,用于汽車車身修復的是劣質油漆,時間一長就會起泡。同時,由于維修廠對車輛進行事故修復時,并沒有恢復到原車的設計尺寸,進而導致“吃胎”。雖然姜晨的馬3仍在保修期內,但發生事故后,車輛并不是送到4S店進行維修,因此4S店拒絕為姜晨提供免費維修,他只好自掏2萬元重新在4S店進行維修,最終解決了故障。
行家建議:買保險關鍵是要服務好
“現在買保險的途徑很多,為什么車主在4S店買車險更有保障呢?”專家表示:“買保險說到底買的還是一種保障,這種保障只有通過有價值的服務才能體現出來。而服務的價值也只有當事故發生時車主才能體會得到。在4S店買保險,店方向車主提供的是包含投保續保、緊急救援、事故定損、事故維修以及索賠在內的全流程"管家式"保險服務。即意味著投保方便、保費合理、事故救援、專業維修、純正配件、異地理賠、理賠快捷等一系列服務保障和便利。對比價格,雖然高一點,但保險不同于一般的普通商品,選擇保險更重要的是看服務所體現出來的價值;同時,在4S店買保險,其實傳遞給投保車主的是一份安心及省心。因為保險服務對于4S店來講,是一種延伸的服務,4S店這么大的一家店,肯定希望服務好車主,從而帶動"主業"——售車。
而且相對于保險代理公司而言,4S店的服務客戶少得多,這樣也才能服務更細致。此外,在專賣店買保險,事故車可以得到完善的修理保障。因為小維修廠的技術達不到要求,且很多原廠配件在外面的維修廠是難覓蹤跡的,會被無良廠商使用副廠件,這樣實際是有很大的安全隱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