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多次反映經營困難未得到重視,山西省朔州市部分出租車司機聚集在市政府門口罷運,希望政府能重視他們的要求并予以解決。然而,等待他們的卻是當地出租車公司的經理們和部分出租車司機被公安拘留。當地政府采用粗暴的方式對待民生訴求,在當地引起極大爭議,有關專家表示,對于存在的矛盾是堵是疏,是掩蓋還是面對,是考驗地方政府構建和諧社會能力和決心的重要標志。
罷運出租車司機遭打被拘留
11月的山西朔州寒氣逼人,溫度已在零度以下,出租車司機們則更早體會到寒冬的滋味。由于油價居高不下、黑車泛濫等原因導致運營困難。“出車賠錢,不出車更賠錢”是橫在出租車司機面前一道尷尬的難題。
從去年開始,朔州的出租車司機們便開始向公司反映問題,希望提高出租起步價。出租車公司將司機們的意見整理后,交到了當地主管部門客運辦、物價局,但物價局的答復是:不予提價。
據出租車司機介紹,他們向當地客運辦、物價局、市政府反映經營困難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但始終沒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出租車司機們在今年上半年采取了封堵高速公路路口的極端做法希望得到市領導重視,然而朔州市有關部門對參與封堵的出租車全部開出了罰單,每車200元,并將個別司機拘留。而他們的要求,仍舊無人理睬。
無奈之下,2008年11月4日9時許,近200名出租車司機聚集在朔州市政府門口,想讓市領導知道司機們真實的想法,爭取得到領導的支持。
由于朔州市建設局就位于朔州市政府的馬路對面,部分司機還來到了市建設局門口,希望主管客運辦的建設局有關領導能出面調解此事,但市政府與建設局的相關領導并未親自出面解決問題。于是乎,部分憤怒的出租車司機們便把矛頭對準還在運營的黑出租車。
在賓都超市門口,出租車司機們攔截了一輛晉FZ5918的黑出租,這輛車頂燈、計價器、空車指示燈配備一應齊全。如果是外地人,根本認不出來這是一輛黑出租車。
在攔截另外一輛黑車時發生了意外,一輛沒有牌照的黑出車司機下車后便開始破口大罵,并從車中取下一根鐵棍對出租車司機進行毆打,其中一名司機不幸被打倒在地。
事發后不久,附近的公安巡警就趕到了現場。黑車司機當著警察的面,繼續毆打倒在地上的出租車司機。事后,被打司機被警察帶走了,但黑車司機,不僅未受到公安部門的任何處罰,竟然還與公安交警握手告別,把車大搖大擺地開走了。
“黑車司機打了人,不但不被抓,不被扣車,還和警察握手告別,這就是我們面臨的事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出租車司機告訴記者。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盡管朔州出租車司機對當前運營中存在的問題很不滿意,但是當記者采訪他們時,他們更多的是躲避或者要求不說出真實姓名,因為他們怕打擊報復。“這地方很復雜,今天你說了,明天可能就把你抓了!”一名出租車司機偷偷地告訴記者。
果然,出租車罷運的第2天上午,朔州客運辦一位龔姓主任便打電話給朔州當地的汽運、中宇、利民、大禹、達維、曉英等6家出租車公司經理,通知他們速到市公安局開會。但當這6家出租車公司的經理陸續趕到市公安局指定的開會地點時,等待他們的卻是拘留。
據一位出租車公司經理告訴記者,他們到公安局后,公安局有關領導向他們宣布:因為管理不善,導致群體上訪被行政拘留10天。另外還有3名司機被拘留15天。
“公安局這么做是殺雞儆猴!”一位出租車司機無奈地對記者說。“通過正常途徑反映問題沒人理睬,集體去反映又被拘留,那我們的合法權益誰來保護,我們該怎么辦?”他這樣反問記者。
運營困難和黑車問題是癥結
司機們告訴記者,造成他們經營困難并引發罷運事件的主要原因有3個:出租汽車起步價過低;僅有的一家加氣站因安全問題停業了;黑車猖獗,嚴重影響了正規出租汽車的營運收入。
針對司機的說法,記者逐一進行了調查。
記者了解到,自2005年朔州開始成立出租汽車公司伊始,定的就是起步價3元。“不說別的,就是汽油這一項,現在的價格就是當時的2倍了!”一位司機給記者算了筆賬,如果按一天跑300公里計算,單是汽油每月就多支出1500元左右。后來,政府雖然增加了燃油補貼,但這些錢對每日靠跑車為生的司機們來說只是杯水車薪。
對于黑車泛濫問題,司機們更是怨聲載道。出租車司機告訴記者,朔州市共有合法運營手續的出租車900多輛,黑車600輛左右。由于黑車猖獗,客運辦長期打黑不力,嚴重影響了該市合法出租車的收入。
記者調查發現,在朔州火車站、汽車站及各賓館門口,黑車的身影屢見不鮮。與此同時,朔州還有許多黑車與正規出租車一樣裝備頂燈、計價器、空車指示燈等設備,這樣以假亂真的黑車有50多輛。
由于油價過高,朔州出租車大多將車輛改成了燃油燃氣兩用車。這樣一來,每月可節省近千元的開支。在朔州,負責改裝車輛以及銷售天然氣的公司只有一家,即山西三城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據記者了解,該公司2006年上半年開始銷售天然氣,同時經營汽油機動車改裝成天然氣車的業務,但該公司經核準的經營范圍并不包括“經營汽油機動車改裝成天然氣車的業務”。于是在出租車從燃油車改裝成油氣兩用車后,出租司機的《行車本》一直沒有得到朔州市交警部門的認可。對此,很多出租車司機坦言,在朔州之外的其他地區行駛,遇到交警查驗證件時,往往會被開出私自改裝車輛的罰單。
另外,更離譜的是,山西三城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在經營的這段期間內,一直沒有得到安監部門的驗收,沒有取得《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也就是說,該公司一直非法運轉。直到山西潰壩事件后,山西全省安全大檢查,這個加氣站直接被山西省安監局責令停業了。對于500多輛已經進行了天然氣改裝、并付出了每輛4640元的改裝費用的出租車來說,這樣的結果難以讓人接受。“既然這個加氣站手續不全,為什么還經營了兩年多?為什么期間沒有一個執法部門對其進行查封?直到損失都已經產生了,才將其關停。那么我們以后又去哪加氣?我們的損失誰來補償?”出租車司機無奈地說。
11月9日上午,記者來到朔州市政府,希望就此次出租車司機罷運事件采訪相關負責人,卻被值班人員告知,記者采訪需要得到當地宣傳部的同意。隨后,記者多次電話聯系宣傳部領導,但一直未能得到答復。
目前,據記者了解,當地出租車運營正常。“表面上看好像沒問題,其實問題大著呢!”一位出租車司機在電話中告訴記者。
專家認為民生訴求應得到重視
中國理工大學教授、著名社會問題學專家胡星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正當的民生訴求應得到政府重視,粗暴地解決只能激化矛盾,直面問題,把工作做細做扎實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胡星斗認為,出租車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工具,出租車司機這個群體的合法權益也應該得到保護,否則同樣會成為不穩定因素,影響社會的正常秩序。
在朔州罷運事件中,司機們其實已經多次通過多種途徑向當地政府反映其合理要求,但一直沒有得到正面回應,這樣躲避矛盾甚至試圖掩蓋矛盾的做法顯然不符合當今社會的需要。在權益得不到保護后,作為弱勢群體的出租車司機往往會采取極端手段,比如罷運、集體到有關部門反映問題等希望引起重視,如果此時政府再采取更為強硬或者粗暴方式解決,只能使矛盾更加深化復雜。
胡星斗告訴記者,從朔州這次出租罷運事件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當地政府管理的缺失,比如應該打擊的黑車卻打擊不力,手續不全的加氣站卻超范圍營業了,加氣站被關停后,又不去考慮出租司機的損失。
近段時間以來,全國部分地區出租罷運的消息不斷,其原因也大同小異。在重慶,通過各方努力,出租罷運事件得到很好的解決,對包括朔州在內的一些地方來講,有了重慶事件,就應當舉一反三去處理類似問題,而不必等到又有了出租車罷駛事件才去積極應對。有評論認為,一個正常的社會,在突發危機出現以后能夠溫和、理性地解決,是極為必要的。但同時,正常的社會又理當視出現突發危機為嚴重情況,努力避免事情走到這個地步。事情不鬧大就不能解決,是積累怨氣的做法,會誘使突發危機變得經常化。
在反映問題受到打擊報復方面,胡星斗認為,朔州出租車司機一方面向媒體反映問題,另一方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回避,其實表明了他們的擔心,而這種擔心其實就是由當地政府的粗暴處理方式造成的。按照信訪條例,多人上訪需選派5人以下的代表反映情況,但朔州出租車司機們選擇集體上訪,而不是選派代表,這說明在司機們看來,維權背后的風險仍在,而出租公司經理集體被拘留,恰恰驗證了這種擔心。當地政府的這種做法是非常不理智的,11月初,公安部長孟建柱就撰文指出:處置群體事件慎用警力。文章指出,工作中,必須講究政策、講究策略、講究方法,堅持“三個慎用”(慎用警力、慎用武器警械、慎用強制措施),堅決防止因用警不當、定位不準、處置不妥而激化矛盾,堅決防止發生流血傷亡事件。
胡星斗認為,對于存在的矛盾是堵是疏,是掩蓋還是面對,是考驗地方政府構建和諧社會能力和決心的重要標志,如果單單粗暴地對待,往往適得其反。(《中國質量萬里行》常進 李凡 本刊記者 王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