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耗油量低、性價比高的日系車,在車市中占據舉足輕重的作用。2008年,作為日系車的最杰出代表,豐田曾一度超越通用成為全球銷量最大的汽車品牌。
然而,進入2010年,日系車似乎流年不利。受豐田召回事件的影響,日系車在全球市場遭遇了一次集體危機。在美國,日系車開始遭到消費者的集體抵制——盡管這其中有包括政治在內的很多復雜因素,但是日系車市場占有率下降確實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日系車的這場危機,從美國開始以最快的速度蔓延到其他國家。
在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中國,日系車的危機同樣也不能幸免。盡管從銷售數據看,較去年依然保持了增長勢頭,但相比德系、美系品牌,其增速被遠遠地拋在了后面。而且,這勉為其難的銷量增長,也是各大日系品牌以犧牲利潤為代價才取得的。可以說,日系車是今年中國市場上最失意的一個群體,甚至部分消費者對日系品牌完全失去了信心。
年初品牌形象還熠熠生輝的日系車,怎么一下子就落到如今這般窘境了呢?這其實是消費心理非理性的表現。日系車前幾年的崛起,是建立在其耗油量低、性價比高的基礎之上的,同時還非常注重細節設計。日系車的這些優點,不會因為一些意外事件而消失殆盡。只看到日系車暴露出來的個別問題,就戴上有色眼鏡看日系車,這顯然是有失公允的。
日系車在全球車市中的地位是長期形成的,它曾經的輝煌至少證明它較好地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客觀而言,盡管日系車確實有一些不盡如人意之處,但它們仍然不愧是優質產品,有諸多可取之處。
日系車的價值,期待被消費者重新審視和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