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放:駿捷FRV前擋玻璃開裂
姚先生是09年5月買了一輛1.6 AT豪華版駿捷FRV,一開始還算比較順利,只是車子有些異響之類的小問題,都在姚先生可以忍受的范圍內,覺得整車沒有大問題就好。但在駕駛了兩個多月之后,連續出了3個嚴重的問題,有些甚至直接影響駕駛者安全。
第一個問題:儀表盤突然斷電;
第二個問題:副駕駛漏水;
第三個問題:前擋玻璃開裂;
經過與維修站的溝通,前兩個問題已解決。第三個問題是在前兩個問題維修好以后發生的,姚先生去這家官方指定的維修站要求更換,維修站以前風擋已貼膜為由拒絕保修。
姚先生堅信,在貼膜半個月之后才出現的前擋玻璃開裂屬于產品質量問題。姚先生表示“用貼膜這樣的借口來逃避責任實在太牽強了。大家的車都要貼膜,那是不是廠家就可以不用管玻璃的質量了?”
維權之路:維修站在廠家暗示下 最終給出圓滿答復
維修站在接到姚先生的更換申請之后,表示由于前擋風玻璃貼膜之后不在保修范圍之內,不能給姚先生的車無償更換玻璃。姚先生多次交涉后仍然沒有結果。
最后,無奈的姚先生選則在媒體上申訴。有過媒體人從業背景的姚先生善于使用媒體監督的力量來解決現實中的問題。
姚先生說:“通過媒體來反映我遇到的問題,可以給汽車廠商更大的壓力,讓他們知道消費者也有多樣的維權途徑。我在媒體工作過,對于如何利用這種力量比較熟悉。這也是基于廠商注重自身品牌形象的前提下。”迫于對品牌形象的影響,維修站最終同意給姚先生的車換上新的前擋玻璃。
廠商反饋:開裂原因難查明,責任在誰難判定
通常情況下,汽車的玻璃在貼膜后會有部分產品出現開裂,屬于正常現象。一方面由于貼膜時需要烘烤,操作不當可能會引起玻璃在使用過程中開裂;另外,部門廠家的玻璃曲率和材質,也可能導致貼膜后開裂的現象。
姚先生的車是在貼膜半個月之后出現的開裂現象,但由于貼膜而導致的玻璃開裂問題一般是在貼膜后的兩三天內出現,所以很難判斷此次開裂現象是否因為貼膜導致的。事件經媒體曝光后得到了廠方的重視,并致電維修站,授意維修站方面妥善解決此事。維修站的王站長表示,雖然很難確定是否為產品質量導致的開裂問題,但愿意承擔起保修的責任,免費為姚先生更換前擋玻璃。
點評:弱勢的消費者要懂得利用消協、媒體等武器
很多消費者在遇到產品質量問題時首先會和商家申述,但如果商家態度強硬、沒有誠意,大家就會忍氣吞聲,不愿意大動肝火,把麻煩變大。在本次案例中,消費者姚先生在談到事件的解決過程中,不無得意。確實,懂得利用媒體的力量,給商家、廠家一點壓力,往往事件可以得到圓滿的解決。
問題是,更多的消費者不是不想使用媒體途徑,而是不知道如何使用。其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利用網絡工具,各大媒體網站一般有相關的“收集線索電子信箱”,消費者可以把自己遇到的問題寫清楚并留下聯系方式,投遞到相關郵箱中。或者在知名的網站論壇上說明自己的遭遇,都能讓相關方面很快注意到消費者的權利受到侵害,迫于對品牌形象的考慮,大多能得到妥善的解決。
在此提醒消費者,在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的時候,要懂得利用身邊的消協和媒體武器,才能保護好自己應得的權利。